好好和孩子聊天,多和孩子説話“廢話”,就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作者 | 可樂媽
最近,偶然間看了一則清華教授彭凱平的訪談。
在訪談中,他提到了這樣一個觀點:
“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未來需要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人才,起碼有兩個特別重要的技能,一是複雜思維,二是溝通的能力。
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發散思維能力;
另一方面要培養孩子
會説話、會表達、會溝通、會感染、會宣傳、會召喚
。”
在彭凱平教授眼中,説話正是人類最顯著的優勢之一。
“以後,我們中國人不能只滿足於做事情,我們一定要制定規則,要做世界領袖。
領袖都幹什麼?
會説話,召喚一些人吶!”
説話,看似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
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曾因為“不會説話”造成了太多誤解與矛盾,因為“沉默寡言”吃了不少“啞巴虧”。
就像《關鍵對話》一書中寫的:
“大部分影響生活的事情,你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都是溝通不善而導致的。”
因此,培養一個會説話、愛説話的孩子尤為重要。
“話多”的孩子,大腦更聰明
早在1861年,法國外科醫生布羅卡就發現,大腦和語言是息息相關的。
近年來,隨着腦成像技術的發展,科學家進一步證實了,我們的大腦中有這樣兩個位置,分別是:
布洛卡區,負責組織語言;
韋尼克區,負責理解語言。
而在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大腦中相應的區域也會被激活。
英國學者還曾通過實驗,進一步證實了,如果大腦長時間受到大量言語信息的衝擊,腦功能甚至都會發生改變。
《自然》雜誌上,就刊登過這樣一個實驗:
研究人員選取了88位受試者,通過技術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掃描。
結果發現,“話”多的雙語者(可以理解為掌握,並大量使用兩種語言的人)的灰質密度顯著增大。
一般而言,大腦的灰質密度越高,智力測試表現越好,智商也就越高。
另外,實驗還發現,灰質密度的變化還與年齡密切相關。
也就是説,越早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孩子大腦的灰質密度越高,智商也就越高。
我查閲了大量資料後,還發現:
“話多”的孩子不僅更聰明、更專注,在學習策略、問題解決、認知能力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優勢。
因此,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未來更可期。
每個“話多”的孩子背後
都站着會陪聊的父母
一個孩子會不會表達,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
語言學家Hoff做過一個實驗:
他按照學歷和崗位為標準,找了33個大學及以上學歷,從事技術崗位或管理崗位的媽媽,將她們稱為“高SES母親”。
又找了30個高中及以下學歷,從事無技術性和服務類崗位的媽媽,稱之為“低SES母親”。
他的實驗內容,就是觀察媽媽和孩子在家庭中的日常對話。
結果表明,高SES母親和孩子對話時,無論是句子數量、句子長度,還是詞彙豐富度等方面都優於低SES母親。
相應的,高SES母親的孩子掌握的詞彙量,也遠遠超過低SES母親的孩子。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種差距並不是一星半點,而是出現了一個相差三千萬的“詞彙鴻溝”。
幾位美國學者曾做過一個著名的研究。
他們對42組專業人士家庭(也就是中產及以上的家庭)、工薪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兒童詞彙量發展進行了長達兩年半的跟蹤。
研究人員發現:
專業人士家庭中,父母平均每小時對孩子説的詞彙量約為2153個;
工薪家庭約為1251個;
而低收入家庭約為616個。
到了孩子4歲時,專業人士家庭的孩子與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詞彙量的差距已經高達3200萬個。
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
高收入家庭中,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更長,更重視和孩子的互動。
而低收入家庭中,父母疲於奔命,跟孩子的交流也更少。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就曾在自傳中提到,父親對自己進行教育啓蒙的方式之一,就是聊天。
有一回,父親和他一起讀《大英百科全書》,讀到了關於恐龍的部分。
書中寫道:
“它(恐龍)有25英尺高,腦袋有6英尺寬。”
如果是一般的父母,可能唸完這句話就結束了。
但費曼的父親停了下來,還對兒子開啓了“話嘮”模式:
“讓我們看看那意味着什麼?
那意味着如果它站在我們家前院,就足以把頭伸進窗户裏來。不過呢,它也可能會遇到點麻煩,它的頭太寬了,可能會擊碎玻璃……”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擺渡人。
如果想要收穫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學會聊天,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知識和智慧的種子。
如何和孩子溝通?
父母須牢記“兩要兩不要”
網上曾有一份關於父母和孩子每天聊天時間的調查,數據顯示:
“在4000個小學生家庭中,能聊10分鐘左右的佔34.53%;能聊20分鐘的佔27.14%;能聊半小時的佔31.1%。
僅有7%的孩子每天能和父母聊1小時及以上。”
很多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聊天,覺得父母目的性太強,每天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學習及作業”。
其實,想要跟孩子保持親密,好好聊下去,只要掌握這幾點就夠了:
(1)兩要
提問的時候,要尊重孩子的特點
有一次,我在麥當勞用餐,目睹了一場糟糕的親子溝通。
媽媽:“今天都學了什麼?”
女兒:“……”
媽媽:“半個小時前才上的課,現在就忘了?”
女兒:“沒有。”
媽媽:“那你倒是説啊!”
女兒:“唔……就平時的那些唄。”
媽媽:“你這孩子,一天到晚什麼都不説,跟個悶葫蘆一樣!”
其實,孩子小時候詞彙量有限,再加上記憶是以形象記憶、短時記憶為主,面對父母寬泛的問題時,通常沒辦法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
如果父母不瞭解這些特點,就會覺得孩子是在搪塞、敷衍,不願意和自己聊天。
這時候,不妨輔助其他的溝通方式。
比如:
發現孩子沒辦法立刻回答自己問題時,父母要及時調整自己的語言,用一種孩子能聽懂、好理解的方式提問。
同時,善用身體語言,抱抱孩子、親親孩子的額頭,安撫孩子的焦慮。
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畫畫、唱歌,通過更直觀的方式,瞭解孩子的想法後,再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
表揚的時候,要補充具體的細節
不少父母稱讚孩子的時候,只會説“寶寶今天真棒”、“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好厲害呀”之類的話。
相比用單一的詞語概括孩子的行為。
表揚孩子的時候多描述細節,不僅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真誠,還能豐富孩子的詞彙量。
比如,孩子今天主動幫媽媽洗碗。
可以説:
“寶貝,今天吃完飯你主動幫媽媽洗碗,還洗得這麼幹淨,真的很棒。
最讓媽媽驚訝的是,你洗完後,還懂得用抹布蘸幹碗裏的水,真的很細心,一看就是平時用心觀察了。
我可以抱一下勤勞、貼心又可愛的你嗎?”
(2)兩不要
能用“是”與“不是”回答的不要問
生活中,很多父母明白溝通的重要性,但卻不懂溝通的技巧。
經常問孩子“今天開心嗎?”、“上課有沒有認真聽講?”、“記不記得回家後要幹什麼?”之類的問題。
等孩子回答“開心”、“聽了”、“記得”後,就不知道該如何繼續話題了。
其實,提問的方式比聊天的內容更重要。
父母可以在提問的時候多用“什麼”、“怎麼”、“為什麼”等詞語,調動孩子的思維、豐富溝通的話題:
(1)趣味性提問
父母以孩子的興趣點切入,多樣化地呈現問題,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孩子説下去。
例如:
“寶寶,看你今天這麼開心,是因為老師帶你們畫畫了嘛?”
“今天都畫了什麼?可不可以教教媽媽呀。”
“原來是老師教你了一種新的畫小鳥的方法啊,真有意思,除了這種,你還記得哪些畫小鳥的方法?”
(2)啓發性提問
正所謂“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父母提問時,可以要求孩子舉例、敍述自己的經歷等,讓孩子把新舊知識聯繫起來,多元化地表達自己。
例如:
“今天老師上課講的內容,和昨天的有什麼不一樣嗎?”
“哦,路程呀,那你覺得去學校的路程和去爺爺家的路程哪一個更近呢,為什麼呢?”
“你是怎麼知道的?”
不瞭解前因後果的先不要開口
最近,在抖音上看了一則點贊很高的小視頻。
視頻內容,是一對母女的日常對話。
有一回,女兒正準備做作業,媽媽突然回來了,誰知媽媽不分青紅皂白地質問女兒:
“聽到我回來,就開始裝模作樣了吧?”
還有一次,女兒拿着92分的試卷回家。
媽媽不僅沒有表揚她,反而質疑她是不是抄了同學的答案。
類似的事情多了,媽媽再問女兒什麼,女兒都不願意開口了。
當父母不確定前因後果的時候,寧願保持沉默,也不要根據自己的經驗隨意猜測。
很多時候,孩子就是因為這些不確定的話,關閉了心和語言的通道。
《小王子》裏有這樣一句話:
“世界上最有徵服力的武器是語言,一句話可以讓一個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話也可以讓一個人重振力量。”
語言,既能成為孩子成才路上的墊腳石,也能成為栽跟頭的絆腳石。
培養一個會説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好好跟孩子聊天,多和孩子溝通,才是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
【參考文獻】
1、何文廣、陳寶國《語言對認知的影響—— 基於雙語認知“優勢效應”的分析》
2、Mechelli, A., Crinion, J. T., Noppeney, U., O'Doherty, J., Ashburner, J., Frackowiak, R. S., et al,Structural plasticity in the bilingual brain.
3、B Hart , TR Risley, The early catastrophe: The 30 million word gap by age 3.
4、餘小波《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及其對教學的啓示》
5、郭芙蓉《家庭背景對5-6歲兒童詞彙水平的影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