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000字;閲讀時6分鐘
來源:好教師
今天這篇文章的觀點,是來自一位教師媽媽,請一定不要着急關掉,看完這篇媽媽的文章, 也許你也有同感!
接孩子放學又碰到了鄰居,急匆匆送孩子去輔導班,孩子嬌小的身軀每一寸肌膚似乎都在訴説着自己的無奈和痛苦,弱小的背影令人心痛。
鄰居的小女孩和女兒同歲,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就讀於本地一所比較出名的私立學校,學校嚴格按照減負的標準要求孩子們。
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壓根沒有書面家庭作業,更不要説什麼日記、週記了,孩子整個就是一個極度寬鬆的環境。
大約入學一個多月的時間鄰居就抓狂了,他們班幾乎一多半的學生都在課外報了輔導班。
究其原因,因為學校沒有作業太可怕了,孩子感受到的是幸福,但家長卻對未來充滿了極大的恐懼和焦慮。
輔導班一報就一發不可收拾,從一年級到現在四年級,砸進去的錢和時間,還有精力都是一個不可計算的數字。
孩子也早早的戴上了眼睛,一詢問才知道他們班都是戴眼睛,莫非這是他們學校的“時尚”!一個個透明的玻璃鏡片背後卻都是一個個沉默無助毫無靈氣的眼睛。
而樓上的鄰居,一直比較崇尚自然教學,是真的讓孩子在沒有一個字的書面家庭作業下堅持了兩年,直到二年級期末考試孩子連試卷也做不完。三年級開學開始了作文,鄰居直接進入抓狂狀態。
直到期末考試孩子語文和數學都是六十多分,班裏竟然一半都是這個分數,鄰居直接不淡定了,一怒之下最終也決然加入了輔導班的助學大軍。
每個周內晚上,週末,寒暑假他們都是輔導班的忠實參與者。
最近寒假的輔導班還沒有開始上課,他們竟然已經在預約明年春季的輔導班了,令人震驚。
女兒在一所傳統的公辦小學就讀,可能是因為校園氛圍的影響,也可能是教學理念還沒有那些名校先進。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少量的家庭作業,每週古詩背誦,甚至還有每個周的週記和一部分簡單的資料作業,剛上小學的時候無論是我們家長還是孩子都的確經歷了一個比較磨人的階段,尤其每次到寫週記的時候孩子都很痛苦。
曾有一段日子每到女兒寫作業我甚至都在默默地咒罵老師,但後來愈來愈順,一切開始變得自然而然。
尤其到了三年級開始寫作文,小傢伙更是得心應手,而現在對於作業似乎早已就習以為常,認為理所當然。
女兒的作業量已經完全足夠她掌握學校所學知識,所以放學以後的時間我們從來沒有給她安排任何和學習有關的輔導班,她一直堅持的唯有籃球班和舞蹈班。
可能因為運動量足夠,女兒的身體素質一直令人滿意。不僅如此,一直以來每一次期末測試也都在滿意範圍之內。
很多次和先生聊起當初選擇學校的事,都有一絲絲的慶幸。
説實話,對於我們這些在都市裏辛苦打拼的普通一族來説,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適應學習的正常狀態,我覺得並非壞事。
雖然説條條大路通羅馬,但可以毫不誇張地説,對於我們這些因為考大學改變生命軌跡的人來説,我們的孩子未來的路似乎也只能是學習這一條。
每一次看着鄰居忙碌的背影,我都忍不住想:不減負,也挺好。
對於學生來説,沒有減負的美好假象,就不會有源源不斷的課外輔導班,就不會有額外的課業學習負擔。
放學時間正常,作業量足夠,才恰恰能保證孩子放學之後走出校園能夠擁有足夠的活動時間。
而孩子從小學入學一開始就習慣了作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在開始階段的確難以接受,但卻為未來打下了堅持的基礎,才不會因為一點兒小事就走入心理不健康的岔路。
對於老師來説,沒有減負的壓力,佈置作業也會輕鬆而自然。畢竟考核的標準沒有變,畢竟升學的壓力也沒有變,畢竟我們的學生終究還是渴望進入重點大學去深造的。
如此以來,還有哪個家長會埋怨作業多呢?作為教師我們佈置足夠量的作業只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識點,讓孩子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不僅不再擔心家長投訴作業多,而且我們也能成為這個過程中必然的受益者,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家長來説,沒有減負的壓力,就不存在孩子沒有作業知識無法掌握的情況,就不存在孩子下午3、4點放學沒人接送的情況,就不會出現因為高昂的輔導班費用和託管班費用而加班加點掙錢的情況,更不會擔心孩子因為忍受不了學習壓力進入窘境……
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更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巨大的現實面前一點點堅強,這些都得從一點點的經歷來積累,最終才會達到質變。
古語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俗語説: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或許這樣的觀點過於偏激,但卻不能不説有太多可取之處,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遭受的苦必然成為以後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
減負是一個美好的理想,或者説更是一個美好的願景,我們希望未來的一天,孩子可以不為了作業而辛勞,不為了學習而感覺到巨大的壓力,更不為了學習而拼死拼活,但是,那絕對不是現在,至少在我們這一代父母和孩子身上不可能實現!
對於我們這樣的老師來説,踏踏實實的給學生布置作業,一定要讓他們儘可能掌握所要求學會的知識點。
對於我們這樣的家長來説,踏踏實實讓孩子完成足夠量的作業,不能嫌多,因為考試的考核方式畢竟是目前為止我們能夠使用的最理想且最公平的篩選方式。
而且高考的指揮棒更在遙遠的地方肆意揮舞,不管你願不願意,不管你喜不喜歡,它都一直在!
更何況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早都明白只要想上好學校的學生都不可能被減負。
【來源:《當代教育家》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