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在北京的季節性是比較明確的。”日前,在“新冠背景下的流感防控圓桌雲訪談”上,北京預防醫學會的鄧瑛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結束,隨着流感高發季節的來臨,應開始部署加強型的應對策略。
對秋冬流感季發出警告的還有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他早些時候表示,入秋後,隨着流感季節到來,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有所反彈。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得人們對新冠病毒的關注前所未有。新冠肺炎疫情的“羣狼”還沒有擊退,季節性流感的“猛虎”又要來了,在這樣的時刻,有什麼好的辦法形成對病毒的免疫屏障?
流感、新冠症狀難區分
“每年秋冬季是流感季節,它會特別高發,流感的主要發病症狀和新冠是非常難以區分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表示,它們都有呼吸道的一些症狀,都有發燒、全身有點疼痛,發高燒之前還有點怕冷發抖。事實上,1%—10%的流感患者有可能會發生流感相關的肺炎,也會出現呼吸困難。
症狀的難區分,給具體的預防工作增加了難度,使得“嚴打”和“忽視”可能並存。“今年的秋冬季,各個醫院對新冠疫情的監測非常嚴格,中國的民眾對新冠也非常重視,因此,(可以預料到)很多人一旦發燒會非常恐懼,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張文宏説,另一方面,一些典型的流感輕症時和普通感冒很難區分,往往會被忽視。
張文宏認為,今年的情況會使得發現流感有可能成為比較大的問題,也使得流感疫情的防控形勢更加嚴峻。
流感疫苗仍是最有效手段
打疫苗和不打疫苗,哪個對人體更有利?
對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表示,過往大量的統計學數據表明,打了疫苗對於人類的益處高於不打疫苗。
以北京為例,北京市政府每年拿出三四千萬元經費,為60歲以上老人和在校中小學生免費接種流感疫苗。鄧瑛介紹,老年人屬於高危人羣,感染以後會引發基礎性疾病,造成病死率提升,孩子在校讀書的環境是容易引發流感流行的固定場所,基於這兩點考慮,北京市對他們實行免費接種政策。
“我們還有一個症狀監測系統,北京中小學生因發熱造成的缺勤率我們也會有統計,免疫接種大大減少了他們的缺勤率。”鄧瑛説,雖然相比2000萬人口來説接種面不大,但它針對高危的環境和人羣,整體減少這組人羣60%的發病率,同時節省了相當的醫療費用,也減少了醫療的壓力,還產生了一些間接效果,比如讓中小學生不至於因為流感缺勤造成更大的學業壓力。
上海市也制定了相關政策。由於肺炎球菌是流感感染後繼發感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病源,上海市近年來開展了老年人肺炎球菌疫苗的免費接種,探索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的聯合接種。
流感防控策略應加強
“國家流感疫苗接種率不高,每年在2%左右。”國藥中生集團董事長楊曉明説,我國很早就研製出流感疫苗,約有十幾個廠家生產流感疫苗,也研製出了三價流感疫苗(一次預防3種流感株),但接種情況並不樂觀,很多生產出來的疫苗到過期時也未被接種。
經過新冠肺炎疫情,人們對於防控策略有了更多的瞭解,防控理念應有所更新。
“應該意識到,接種疫苗、有效防控不再是一個人自己的事情,而是一個利己、利他、利國家的事情。”鄧瑛説,利己很容易理解,自己不得病,利他是我不得病就傳染不到你;利國家就是把免疫人羣建立起來了,重大疾病就不會在一個區域裏產生、暴發和流行,這樣對國家的公共衞生安全、全民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與會專家認為,“帶病堅持工作”“醫務人員因工作忙不打疫苗”等現象不應再鼓勵,而是應譴責的行為。
“為了減少非戰鬥減員、減少院內傳播,希望越來越多的地方能夠把高危人羣、特定人羣、醫務人員、參與社區防控的一線的工作人員,都納入流感疫苗的免費接種人羣裏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羣醫學及公共衞生學院執行副院長馮錄召説。(記者 張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