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轉】135人發病,3人死亡!多地疾控呼籲:別再亂吃了!

近日,高温多雨,雨水充沛

野外的蘑菇瘋長

尤其是嶺南知名的荔枝菌經過高温多雨、

驟出太陽驟降大雨的催谷迅速生長起來

一些市民因為想嚐鮮

誤食毒蘑菇,甚至生吃蘑菇,導致食物中毒!

廣西疾控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

今年以來,

廣西報告野生蘑菇中毒事件28起

發病人數135人,死亡3人

與去年同期相比

發病人數增加了4倍

來源:綜合自杭州交通918、廣東衞生在線、廣東廣播電視台、廣州日報、南國早報、中國疾控中心網站及網絡。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35人發病,3人死亡

中毒人數比去年增加4倍

6月19日下午,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瞭解到,目前該院的重症監護病房正躺着3名因誤食野生蘑菇而中毒的患者。

▲近期在廣西引起中毒的毒蘑菇。

其中一名40多歲的女性患者病情最為嚴重,她於6月17日被緊急送往該院治療。毒蘑菇中的毒素導致她身體多器官衰竭,醫務人員正在運用高等級器官功能支持治療對其進行救治。

廣西疾控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廣西報告野生蘑菇中毒事件28起,發病人數135人,死亡3人。與去年同期相比,事件數增加了3倍,發病人數增加了4倍。

急於嚐鮮,男子生吃蘑菇中毒

6月5日上午9點左右,鍾先生在廣州市天河體育中心遊泳館附近樹下看到有野生蘑菇,看着挺鮮美可口,於是他就摘來把菌傘捏碎,吃了少許碎片,但發現味道並不鮮美,於是吐出了大部分碎片,用水和飲料漱了口。

當天中午12點左右,鍾先生開始出現噁心、嘔吐,同時伴有腹瀉等症狀。第二天進食早餐後,仍覺胸悶,遂到醫院就診,被診斷為“急性毒蕈中毒”。

蘑菇標本被立即送檢,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鑑別確定為“鉛綠褶菇”。

吃了“荔枝菌”,一家4人中毒住院

6月8日,又有4人因食物中毒入院。一家五口人吃了從野外採摘的“荔枝菌”,四人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

天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採樣並送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鑑別,結果證實他們吃的蘑菇其實是“近江粉褶菇”。

張伊莉表示,近江粉褶菇也是廣東常見的中毒菌屬,“去年荔枝成熟時,醫院也收治了多起該菌中毒病例。”

· 提醒 ·

沒有靠譜的“鑑毒方法”

廣西自治區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價所所長蔣玉豔介紹,我國已知蘑菇種類估計在4000種以上,其中目前已知的毒蘑菇400多種。

▲常見的造成光敏性皮炎型中毒的毒蘑菇。圖片來源:中國疾控中心網站

據瞭解,許多民間鑑別方法並不科學,中國疾控中心曾經對流傳較廣的毒蘑菇鑑別方法進行了科學解讀。

中國疾控中心解讀

毒蘑菇認識的六大誤區↓↓

誤區1:生長在陰暗潮濕或糞便上的蘑菇有毒。

錯!因為蘑菇有糞生或腐生,如口蘑生長在草原的羊糞上。而劇毒的鵝膏菌多生長在相對清潔的林地上。

誤區2:蟲食或生蛆的蘑菇無毒。

錯!很多劇毒蘑菇成熟後常會生蛆或被蟲食。如成熟的致命鵝膏常常被蟲啃食。即便用致命鵝膏給大小鼠灌胃,大小鼠也不會中毒。因為大小鼠的消化道不吸收鵝膏毒素。

誤區3:受傷變色、流汁液的蘑菇有毒。

錯!如松乳菇、多汁乳菇掰開或劃傷後會流出乳汁,美麗牛肝菌受傷斷面會變藍色,卻都是美味的食用菌。而許多毒蘑菇受傷斷面不會變色或分泌汁液,卻是有毒的。如劇毒肉褐鱗環柄菇、有毒蠅鵝膏的斷面都不會變色,也不會流汁液。

誤區4:與銀器、大葱、大蒜、大米同煮可使其變色的蘑菇有毒。

錯!“銀針驗毒”實際是銀與硫或硫化物發生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而蘑菇毒素不含硫或硫化物,不能產生顏色變化。大蒜或葱或大米與毒蘑菇同煮也不會變色。目前尚未發現任何與毒蘑菇同煮變色的物質。

誤區5:白醋能使蘑菇汁變色或牛奶能在蘑菇上結塊就是毒蘑菇。

錯!真相是白醋遇到鹼性物質都可變色;牛奶遇到酸性或鹼性物質都會變性而結塊,這與蘑菇是否有毒無關。

誤區6 :有鱗片、粘液的蘑菇有毒。

錯!如條蓋盔孢傘和亞稀褶紅菇都沒鱗片的粘液,卻有劇毒。而有毛和鱗片的香菇卻可以食用。

· 切記 ·

一旦誤食毒蘑菇立即催吐

食用蘑菇後出現哪些症狀意味着可能中毒了?

據介紹,不同的蘑菇含有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類型也不相同,常見的主要有幾個類型:

1.胃腸炎型:多在進食後10分鐘-2小時發病,胃腸道症狀,預後良好。

2.神經精神型:多在進食後10分鐘-6小時發病,精神症狀、幻覺等,預後良好。

3.肝腎損害型:多在進食後數小時-30小時發病,有“假愈期”,即在一兩天內出現症狀好轉的假象,隨後症狀加重,死亡率高。

4.光敏性皮炎型:多在進食後24-48小時發病,皮膚紅腫或皰疹,日光照射後症狀加重,預後良好。

5.橫紋肌溶解型:多在進食後15分鐘-2小時發病,早期胃腸道症狀,6-12小時出現醬油色尿、肌肉痠痛、肢體無力等橫紋肌溶解症狀。可導致急性腎衰死亡。

醫生提醒,一旦食用了毒蘑菇,一定要第一時間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情況下儘快吐出毒物,減少毒素吸收。

可在食用蘑菇前留存一點樣本,一旦發生中毒,連同樣本一併送醫,幫助醫生儘快判斷中毒類型,採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這也是非常有用的一個防範措施。

· 提醒 ·

對野生蘑菇要做到“三不”

1. 不採摘

踏春郊遊期間,不要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慾採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對於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由於鑑別毒蘑菇並不容易,不要輕易採摘不認識的蘑菇。

2. 不購買

勿在路邊攤販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3. 不食用

為避免類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遊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確保飲食消費安全。

再次提醒:

不認識的蘑菇不要吃!

進入

病從口入,莫貪口腹之慾!

同意點個在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68 字。

轉載請註明: 【急轉】135人發病,3人死亡!多地疾控呼籲:別再亂吃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