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男孩如何培養會越來越優秀?教育男孩的三個“避免”,父母要牢記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健康

日本傑出教育家多湖輝認為:

教育好孩子的最好辦法,就是使父母成為“教育的實踐者”。父母不僅要了解孩子獨特的心理動態,而且應該針對不同孩子的個性特徵,不斷地在生活和學習摸索出教育孩子的方法。

比如父母在養育男孩時,需要理解同齡的男孩和女孩在小學時期,女孩比男孩更出色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男孩的大腦發育比女孩晚。

當父母理解了這個不同,就不會對把男孩學業不優秀,歸結於男孩的能力本身,因而會對男孩的學業提出合理的的期望,從而保護了孩子學習的信心 。

因此,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與培養,要根據不同性別的不同生理、心理特點,做到“因材施教”。

在男孩的教育中,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要儘量做到三個“避免”。

01、避免不停説教和嘮叨。

嘮叨和説教,是很多父母都會犯的一種通病。

父母出於關心孩子心切,怕孩子犯錯誤,或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某事,就不停地在孩子耳邊叮囑、提醒、督促,用嘴巴時刻“盯”着孩子。但是,孩子往往並不領情父母的苦口婆心,常常表現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甚至會頂撞父母、跟父母對着幹。

尤其,青春期的男孩,自主意識增強,情緒易衝動,會把父母的嘮叨認為是對他的一種控制和不尊重,勢必會引起孩子強烈反感和逆反。

心理學上有個“超限反應”,就是指:

刺激過多、過強或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嘮叨就具有“超限反應”,父母的第一次嘮叨,會對男孩產生刺激,也許會有所觸動。而當父母不停嘮叨,同一種刺激過多,孩子不但對父母的勸導充耳不聞,甚至引起孩子的不耐煩和反抗。

有位老師,曾經問過學生們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最喜歡什麼樣的爸爸媽媽?”結果比較集中的回答是:

“平時不多嘮叨,而當我心裏有事時,他們會提供建議。”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的確需要講究“語言藝術”,嘮叨和説教只會給孩子帶來厭煩和逆反情緒,根本達不到父母想教導孩子的目的。

父母避免在教育男孩時嘮叨和説教,要注意幾點:

1、想好再説。

父母如果對孩子已經知道的一件事或道理,反覆不斷地重複、強調,會使男孩有強烈的厭煩感。所以,父母在講話前要想好,避免説一些沒有營養、沒有意義的話。

2、儘量用簡潔、明確的話語。

《養育男孩》書中提到:男孩需要明確的指令。

所以,父母在教導男孩時,儘量用簡潔、明確的話語,在要求男孩做某件事時,只需説明前因後果或具體建議即可,比如孩子在吃完飯後,沒有收拾桌子,父母只需要説:"把桌子收拾收拾。”而不是嘮叨孩子為什麼不知道收拾桌子。這樣,讓孩子明白你的真正意思,而去按照要求去做。

3、父母在教導孩子時,身教勝於言教。

楊絳先生説過:榜樣的力量很重要,言傳不如身教。

教導男孩,父母要身體力行地為兒子做出表率,避免不停嘮叨和説教。例如,如果你教導兒子要尊老愛幼,你坐公交車時,就要主動給老人和孩子讓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身教的榜樣作用,比説教來得更生動、更真實。

02、避免在負面情緒下管教孩子。

兒童心理學家説過:父母無意中的否定或者負面情緒的表達,可能在孩子的心理留下嚴重的陰影。

生活中,各種壓力帶來的焦慮,或者孩子的不聽話,不爭氣,讓父母失望、生氣、憤怒,這些都會讓父母產生負面情緒。

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但如何控制和調節情緒,卻是件需要學習的事情。尤其,對於父母,更需要注意控制、調節好自己的負面情緒,避免在負面情緒下管教孩子,以防出現“踢貓效應”。

某公司老闆早晨起來和夫人吵了架,帶着情緒開車被警察開了罰單,悶悶不樂地到公司上班。

老闆在聽到銷售經理報告銷售下滑後,把心中的憤怒全都撒在了銷售經理的身上。

銷售經理捱了訓,滿心的不快地回到辦公室,秘書過來彙報工作,銷售經理就衝着秘書發起火來。秘書於是就把自己的一肚子火發在了打字員的身上。

打字員心裏窩火地回到家裏,把在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兒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裏窩火,便狠狠地對貓踹了一腳。貓慘叫一聲,從窗户跳了下去。這就是“踢貓效應”。

"踢貓效應”一般會被人們引申為:強大的一方對人們造成傷害後,人們常會不自覺地選擇弱小的一方為出氣對象。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是強大的一方,是“踢貓者”,而孩子是最弱小的,是“被踢者”,所以,如果父母在負面情緒下管教孩子,父母會把自己的負面情緒轉嫁給孩子,採取不當的教育方式,打罵孩子,讓孩子成為無辜的“被踢的貓”而受到傷害。

而且,男孩容易情緒衝動,當面對父母的負面情緒的發泄,會不顧一切地反抗,可能會做出傷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來。

14歲男孩在學校玩撲克,母親被請到學校,母親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扇了孩子耳光,孩子跳樓身亡。

在這個事件中,如果母親能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負面情緒,讓自己冷靜一下,就不會做出打孩子耳光的舉動,也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

那麼,當父母在管教孩子時,有了負面情緒,該怎麼辦?

美國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曾説過:

研究表明,暴風雨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過12秒,爆發時摧毀一切,過後卻風平浪靜,控制住了這12秒,就能排除負面情緒。

所以,當父母覺得自己在氣頭上的時候,忍住怒氣,離開孩子,讓12秒的憤怒情緒過去,這樣,你就會少説很多令孩子傷心的話,就不會做出傷害孩子的事。

03、避免錯誤批評和懲罰孩子。

男孩的調皮、好動,犯錯誤、惹是生非是常事。

有的父母,為了孩子少犯錯誤或對他的錯誤給予提醒或改正,會對孩子進行批評或懲罰。

著名教育專家孫雲曉説過:

沒有批評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缺鈣”的教育,是偽教育。

但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並不懂得怎麼正確的批評孩子,於是不分場合、不分情況地不分時間批評孩子。

男孩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都很強,當父母的不當批評,傷害了他的自尊心後,會讓孩子破罐破摔,非但不會改正錯誤,反而激起他的逆反,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因此,父母在孩子犯錯誤時,要學會批評的技巧。

一、父母要先處理好情緒,在處理孩子的錯誤。

有的父母看見孩子犯了錯誤,會很生氣,往往會口不擇言地責罵孩子,給孩子帶來傷害,因此,父母在孩子犯了錯誤時候批評前,平息好情緒,要保持冷靜。

二、批評的話,不宜多説。

批評男孩時,父母不要絮絮叨叨地反覆説,這樣會讓孩子反感,達不到教育的目的,父母批評的話,點到為止。

三、批評時就事論事。

批評孩子,不要扯出過去犯的錯誤,而是以事論事,以免增加孩子的牴觸情緒。

總之,父母在批評孩子時,要在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充分考慮男孩的心理感受。先問孩子原因,允許孩子解釋,然後再和孩子一起分析錯誤,這樣的方式才可以收到積極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專家陳鶴琴曾説:

孩子幼小的心靈極易受到挫傷,任何粗暴武斷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時宜的,只有用温和的教育方式,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

所以,父母在教育男孩時,避免這三種方式,更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