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徐典典 & 黃田田
學霸和普通孩子的差別,究竟是什麼?
是天賦嗎?
做記者的時候,隨機採訪過一批清華的學霸。比較意外的是,他們大多都説自己並不屬於智商超羣的孩子,父母也大多是普通人,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
基本都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
清華大學微博也曾經展示過學霸們的秘密武器:
凌晨1點睡覺;
清晨6點起牀;
6點40開始學習;
晚上9點到凌晨1點,也全都安排得滿滿當當。
清華大學官微都忍不住感嘆:“這樣學習,想不當學霸都難!”
家長都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很少關注習慣的養成。然而,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不是家境,而是良好的學習習慣。
先談習慣養成,再談學習成績。
習慣培養養好了,學習成績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本文接下來都是實用乾貨,建議大家耐心看完,孩子學到了就能受益,尤其是最後一個!
學會用錯題本
孩子不會做題,太正常了。
家長千萬不要太心急,只要孩子能聽懂一遍,就説明他的智商沒問題。
各種題型都有固定的解題方法,之所以同類題型反覆做錯,原因只有一個:
不熟練。
怎麼才能變熟練,讓孩子看見題型就會解?
一定要有錯題本。
一個學霸説,自己在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養成了用錯題本的習慣。
那時候,她的數學成績總是不太好,為此她給自己準備了一個錯題本,把每天遇到的錯題都記在本子上。反覆做,做錯的題隔天繼續做,直到每道題隨時拿出來,都不再出錯為止。
這個看似麻煩的“笨辦法”,讓她的數學成績在兩個月內,就從30多分提高到了90多分。
另一位清華學霸張子穎也説,自己高中時有一個文言字詞積累本,把不會的字詞隨時記錄在本上,有時間就翻一翻。因此,他的語文成績特別好,高考考了130分。
@有道探清華
為什麼錯題本這麼神奇?
因為這是孩子為自己量身定做的特別具有針對性的學習素材,它比市面上任何一本參考書都更適合自己。
方法都知道,可不做就等於零。
記錄錯題之後,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養成反覆“排雷”的習慣。排雷的過程,就是鞏固知識點的過程。
這個方法我們推薦過好些孩子,只要堅持下來,效果幾乎都是顯而易見的。
這個方法,可以運用到任何一門學科。
睡前回顧當天的學習內容
你知道每天什麼時候,人的記憶力最強嗎?
臨睡前。
科學家做過實驗,晚上臨睡前的1小時,是記憶力的高峯時段。
這個時候往往是一個人內心最平靜、精力最集中的時候,靜靜回想這一天學的知識,會記得更加牢固。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
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後來就逐漸減慢了。到了相當長的時候後,幾乎就不再遺忘了,也就是「先快後慢」的原則。
很多孩子真正的問題,不是學不會,而是忘得快。
學了一天的知識,如果不復習,1天后就只剩下原來的26%。
如果儘快複習,後面遺忘的速度就會明顯減慢,遺忘的數量也會減少。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甲組在學習後不久進行一次複習,乙組不予複習。
一天後,甲組保持了98%,乙組保持56%;
一週後,甲組保持83%,乙組保持33%。
很明顯,乙組的遺忘平均值比甲組要高得多。
所以,最好的記憶方法,就是「趁熱打鐵」。
當天的知識點,當天複習。等到後面再「亡羊補牢」、「臨時抱佛腳」,就會非常吃力了。
另外,睡前除了記憶知識點,還要保持情緒穩定。
這裏有個反面案例:
有一個村子,流行一種教育方法,叫「打睡虎」。
什麼意思呢,就是孩子白天闖了禍,心裏很害怕以為要捱打,可是等了一天都沒動靜,孩子很高興,以為逃過一劫,終於等到晚上,小胳膊小腿一癱,放心躺在牀上了,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父親突然衝上來,一把薅起孩子開始教訓。
教訓完了出去了。留下孩子在被窩裏哭,一直哭着睡着。
這個教育方法,效果確實很好,這個村子的孩子都很乖。
但是,智障率特別高。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孩子在接受吼罵刺激後,如果30分鐘之內馬上睡覺,被吼罵的場景就會殘留在腦海裏,很可能到了第二天依然消化不了,時間一久還會形成心理負擔,容易損傷孩子的大腦。
所以家長應該順應大腦的“脾氣”,珍惜孩子睡前一小時的黃金時間,把注意力轉移到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的事情上,揚長避短,讓孩子有一段美好的睡前時光。
堅持閲讀
2017年高考狀元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除學業之外, 80%的高考狀元都愛好閲讀。
有數據顯示,堅持閲讀的孩子,學習成績平均會高出10分以上。
因為所有學科的基本功就是閲讀,它不僅影響寫作文,閲讀不行,孩子連題都讀不懂,更別説考高分了。
學霸張子穎説,想要語文成績好,就要進行大量的閲讀。
念高中的時候,他最喜歡看的就是《人民日報》評論文章。因為這類文章觀點犀利,運用了很多長段的排比句,文字非常有氣勢。
堅持閲讀,對他做閲讀理解題和寫作文,都非常有幫助。
@有道探清華
閲讀為什麼這麼重要?
美國社會學家埃文斯做過一個著名調查:家中藏書500本,能給孩子帶來多大的教育優勢?
她調查了27個國家的7萬多個家庭之後,得出這三個重要結論:
第一,家裏有500本藏書的孩子,比那些沒有藏書的孩子,平均要多受3年多的教育。
第二,家裏藏書多的孩子,他們完成大學學業的可能性,要比家裏沒有藏書的孩子多出19%。
第三,即使父母的教育水平相差很大,當家裏的藏書量達到500本時,孩子的受教育水平差異也不大。
這三個調查數據説明了什麼?
讀書,就是最好的家風。一個藏書多、有文化底藴的家庭,對下一代的人生有着深遠的影響。
而且,就算父母自己的教育水平一般,只要給孩子提供了好的閲讀條件,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孩子也能夠達到不錯的教育水平。
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一個不閲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
如果孩子就是不愛閲讀,也不要擔心,很可能是書沒選對。
當你不知道怎麼選的時候,建議從兒童經典暢銷書籍開始,從孩子最感興趣的領域開始。
不要逼孩子讀他讀不下去的書。
每讀完一本書,都可以給孩子一些小小的獎勵。
一旦他體會到閲讀的愉悦感、成就感,閲讀習慣就會漸漸養成。
養成自律的習慣
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以730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
他最大的秘訣,就是自律。
高中三年,只要自習室不熄燈,他就不回宿舍。
每隔一段時間,他就為自己“量身製作”計劃表,具體到每天的自習時間、做題時間、整理筆記的時間,制定之後,就會雷打不動地執行。
在學習之外,還給自己規定了運動時間。每週跑步多長時間,都在他的計劃之內。
其實學霸和普通人的區別又有多大?沒有別的,就是自律。
一位學霸説,堅持下去,自律是特別讓人上癮的。
很多人覺得自律特別難,其實,在學霸眼裏,就是毫不費力。因為他們早早地養成了自律的習慣,不自律,反而會覺得難受。
高爾基有一句名言,哪怕對自己一點小小的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
如果你是孩子,請相信,養成好習慣,會讓你終身受益;
如果你是家長,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家人和朋友,儘早幫孩子養成這4個好習慣。
—— End ——
作者:徐典典,育兒專欄編輯,專注育兒和兒童心理學研究。黃田田,自由撰稿人,專注於兒童心理學研究,用理性思考事物本質,用文字傳遞點滴温情。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