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手爸媽來説,要學會的第一招大概就是抱娃了。
或許很多人會説,抱娃還不簡單嘛。然而你們卻忽視了,錯誤的抱娃姿勢對孩子的傷害,而很多人還沒察覺到自己的錯誤。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孩子出生後,媽媽總是忍不住去親親、抱抱,母愛爆棚,新手寶媽琪琪也是如此。
小寶還不到一個月,她就整天抱着孩子不撒手,而且時不時變換抱娃姿勢,橫抱、豎抱、飛機抱等等姿勢,一一嘗試個遍。
閨蜜見此,提示琪琪寶貝還小,最好還是多平躺,這樣對孩子的脊柱發育更有利。如果要抱娃,也儘量選擇“搖籃抱”。
可琪琪並沒有把閨蜜的話放在心上,依舊沉浸在當媽的喜悦中,結果沒成想,到了孩子長大的時候,隱患就出現了。
她發現孩子的脖子總是向前伸展,一副含胸駝背的樣子,後背摸起來也不太對勁兒。琪琪把孩子帶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為脊柱變形,問了關於孩子的日常生活,最終判斷:這與母親從小錯誤的抱娃姿勢有關。
琪琪聽完後異常後悔,沒想到自己的失誤,導致孩子受傷,之後還是應該多學習一下科學的育兒知識。
盤點:父母這些錯誤的抱娃姿勢1、久抱不撒手
專家認為,低月齡的寶寶,一天中有長達10個多小時都在睡眠狀態,對睡眠的需求較為旺盛,這也有助於他們身體的正常發育。
因此,父母還是不要去幹預,儘量讓孩子平躺着睡覺,如果久抱不撒手,容易影響其睡眠狀態。
二來,孩子的脊柱發育有三個關鍵期,低月齡的寶寶(三個月以內嬰幼兒),脊柱幾乎是筆直的狀態,還沒有出現生理彎曲,而且脊柱較為柔軟,頸部肌肉力量也有限。
因此,專家建議這一階段,孩子應該以平躺為主,不宜久抱不撒手,平時抱娃需要採用橫抱的姿勢,不要豎抱,睡覺也不要給孩子用枕頭,以免傷害其脊柱。
另外,即使寶寶長大,也儘量不要經常抱睡,容易讓他養成依賴性不説,還可能導致孩子出現高低肩、脊柱側彎。
2、一邊抱娃一邊晃動
很多父母會用這種姿勢來哄寶寶睡覺,殊不知,這並不科學。
- 首先,如果沒掌握好力度,容易讓寶寶出現“嬰兒搖晃綜合徵”,對寶寶的脊柱和大腦發育均造成傷害。
- 另外,相比大孩子,小朋友的頸椎部分是比較脆弱的,而且沒有足夠的頸部力量去支撐頭部的重量,父母來回的搖晃,還容易加劇頸椎的壓力。
3、採用“腰凳”來抱娃
“腰凳”可謂是“帶娃神器”,它是用帶子將寶寶和爸媽捆綁在一起,腰部附近還有一個像“凳子”一樣的東西,讓寶寶坐在上面,解放父母的雙手。
看似能夠省力,實際上隱患多多:
由於腰凳的空間有限,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一定的擠壓,而髖關節和雙腿又沒有有效的支撐,垂在下面的時候,更會加重髖關節的損傷。
特別是對寶媽而言,可能照顧孩子的時間更多,有時候沒注意到就容易落下隱患。
例如,有些媽媽明明月子養得挺好,可之後還是經常時不時出現腱鞘炎、腰疼,這些其實與平時錯誤的抱娃姿勢也有關。
下面,來給大家“避雷”幾種錯誤的抱娃姿勢,寶媽們可要上心:
1、歪着身子抱娃
把寶寶撐在骨盆那,利用這種姿勢來省力,然而長時間如此,往往會給媽媽的骨盆和腰部施加太多的壓力,進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
建議:在抱孩子的時候,儘量保持身體直立,如果實在感覺到胳膊痠痛,可以選擇讓家人來幫忙抱一會兒或者坐下來休息一會。
2、弓着身子抱娃
這種情況也比較常見,特別是不常運動的寶媽,在抱孩子時容易直接弓着背部,彎下腰去抱,身體的支撐點來自背部,貌似能夠省力。
然而經常這樣,其實容易腰痠背痛,而且還可能出現“富貴包”,寶媽的脊柱健康和個人氣質都被影響。
建議寶媽在平時抱孩子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的雙腳稍微分開一點,雙膝微屈,上身保持一條直線傾斜着去抱孩子,這樣支撐點就由後背轉移到了髖關節,對媽媽的身體更好。
另外,還有扭着身子、俯下身子抱孩子,這些都會對父母的腰部、頸椎以及腰椎造成損傷。
建議各位爸媽在抱小孩的時候,身體保持直立、特別是腰桿和背部,如果外出需要長時間抱孩子,可以選擇帶上嬰兒車,來減輕自己的負擔。
延伸閲讀:不同月齡的寶寶,有不同的抱娃姿勢3月齡以內的寶寶:以橫抱為主
注意護着寶寶的頭部和頸部,這樣能夠幫助寶寶的頭部重量有個支撐,而且對孩子的脊椎發育也更有利。
3~5月齡的寶寶:以豎抱為主
首先,寶寶3個月以後,脊柱發育已經出現了第一個生理彎曲,而且頸部力量增強,開始慢慢抬頭,這時就可以用豎抱的姿勢。
這樣一方面能幫着寶寶拍嗝,避免嗆奶,一方面能讓孩子視野變寬,看到更多的外部世界,幫助鍛鍊他們的視力。
6月齡以上:多種姿勢混合
可以多嘗試幾種抱娃姿勢,例如豎抱、坐抱、面對面抱等等,讓孩子有不同的體驗。因此,不過要注意保護好孩子的頸部和頭部,不要大力搖晃或者向上拋着抱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