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親子溝通不好的病毒性信念:對事不對人

到底該怎樣去對待一個人,或者説“使用”一個人?

如果你新買了一台家用電器,也許會第一時間就去閲讀使用説明書。但是,當一個比家用電器複雜很多倍的人降生時,卻沒人給他配一本『人』的説明書。

導致親子溝通不好的病毒性信念:對事不對人

絕大多數人,都是從身邊最親的人那裏獲得關於『人』的學問,一點點去了解別人和自己,然後隨着年齡的增長,接觸更多的人,對人的瞭解一點點增加。但事實上,一個人對『人』形成關鍵概念、看法,形成自己的看法、價值觀的重要時期,都是成年之前和父母在一起的那些年。因此,父母,對一個人形成怎樣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非常重要。

只可惜,很多父母自己也不瞭解『人』,因為他們的父母也沒給他們一本關於『人』的説明書,他們對『人』的認識有失偏頗,無法釐清人與人的本質關係,又將這些偏頗的觀念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直用錯誤的方式與這個世界互動,這種錯誤方式可能讓孩子與這個世界摩擦不斷、碰撞不斷,但他們卻很難覺察,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即便能覺察到,也很難改變!

這其中,最為偏頗的觀念,就是『對事不對人』。

導致親子溝通不好的病毒性信念:對事不對人

這個觀念,是導致一系列親子教育和夫妻關係問題的根本性“病毒性信念”。

“對事不對人”,不知道這句話是何時出自何人之口,但這句話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公理”,也成了一種人生哲學。

這種觀點可以讓我們做事更客觀、更理智,是對抗中國這種傳統人情社會的利器。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因為這個觀點的存在,導致很多人只看到事情,看不到做事情的人,“事情做得好壞”成了評判一個人價值的標準。

這有什麼不好嗎?工作上、社會上不都這樣嗎?

確實,在職場中,往往信奉“對事不對人”,面對上級,同事,只要你事情做完了,做好了,中間過程如何並不那麼重要。即便在溝通中讓對方很不舒服,但基於“利益關係”或“權威等級”原因等,弱勢一方或者道理不充分一方只能自行承擔和消化所有的“不舒服”。

導致親子溝通不好的病毒性信念:對事不對人

但是,在家庭,在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上卻不一樣。家庭溝通中雖然需要一定的道理,但最需要的是情感,關注溝通時候的感覺,“道理”只能在次要地位。如果一方不懂關注感受,短時間還可以,但是長時間下來,不論對方是誰(不管是孩子還是成人),一定難以承受,進而導致親子關係緊張,孩子內在能量和動力不足。因為人終歸究底是感性的動物。

在家庭互動中,如果只能在“感覺”和“道理”中選一個,那我會毫不猶豫選擇前者。很多人,在跟孩子或另一半溝通時,説的道理無懈可擊,幾乎讓對方找不到任何辯駁之處,也指不出分毫錯誤,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恰恰他們最大的錯,就錯在“講得太有道理了”,讓對方的成就感和價值感一分不留(如果沒有注意説話方式的話)。

只關注事情本身和結果,而看不到人的感受和動機,是所有良好人際關係的最大阻礙!請避免用“對事不對人”來應對一切關係。

/ END /

文 | 一點老師 | 原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62 字。

轉載請註明: 導致親子溝通不好的病毒性信念:對事不對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