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網導讀】有了孩子之後,所有的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的出色,以後可以出人頭地。一個早教學者曾經説過:“孩子在人生的頭三年,對他以後的性格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小的時候,什麼東西都不懂,就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教育孩子,絲毫不顧及孩子的感受。那麼初為人父母的你,在孩子最年幼的時候,用對了方法了嗎?
一、錯把寶寶成長行為當做是壞毛病。孩子從出生到六歲的時候,中間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成長行為,這階段會有一些異於成人的舉動。比如口腔敏感期,總是把手放進嘴裏;手腳敏感期,反覆把能看到的東西扔到地上;執拗完美敏感期,餅乾少了一個角都要哭鬧等等行為。這些並不是壞毛病,是孩子成長中的天性,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就把這種種行為當成孩子不乖的舉動,從而給予嚴厲的訓斥,強迫孩子改正。這種時候,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長正確的引導,只要方法得當,孩子會順利渡過敏感期。
二、把灌輸知識當做教,不利於寶寶的自我思考。三歲以前是寶寶認知世界最重要的時間,這個時期首要培養的是寶寶的心理。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小,什麼事情都要給寶寶一手包辦,忽略了寶寶想自己動手的想法。長時間下來就是你幹什麼,他學會什麼,並不是自己思考的結果,不利於寶寶思維和專注力的培養。
三、不知不覺給孩子傳遞負面消息,還不自知。語言暗示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很多家長常常當着鄰居的面説自己的孩子不好。“他就是不愛好好吃飯。”“他膽小什麼都害怕。”孩子聽到你這麼説,會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孩子,長期下去,孩子真的會更不好好吃飯、膽子更小。同樣,如果你經常誇讚孩子,他一定會努力朝着你説的方向努力,以後也會越來越好。
四、不要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很多時候,家裏來客人了,父母就想讓孩子表演個節目,哪怕孩子心裏面是不情願,家長也會逼迫孩子表演。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強迫他會讓他覺得得不到尊重,會覺得很難過。另外,給孩子開玩笑一定要適當,“警察都是壞人”“你爸媽離婚了,不要你了”類似這種玩笑是絕對不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