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標準”困住的新手媽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開菠蘿財經,作者 | 金璵璠,編輯 | 艾小佳

如果説“順利生娃”是每一位媽媽的第一道難關,那麼,“怎麼喂娃”就是新手媽媽要面臨的第二道坎,而且這道坎可能長達三年之久。

95後媽媽田盈從寶寶6個月時開始焦慮,現在孩子3歲半,依然沒有緩和。成為育兒博主後,認識了很多80後、90後媽媽,她發現,“沒有哪個媽媽,是沒有餵養焦慮的”。

起初是“輔食焦慮”,輔食指的是,嬰幼兒階段用於補充營養的輔助食品,常見的有米粉、麪條、肉泥、蔬果泥等。“先添加什麼後添加什麼,有沒有必要自制肉泥、豬肝粉,要不要選寶寶食用油、寶寶醬油,按照什麼標準葷素搭配才能營養均衡……”這些都讓田盈花了太多精力去研究。

輔食還沒搞明白,媽媽們又開始“零食焦慮”,各平台上的零食花樣繁多,都打出了寶寶零食的名頭,但不同月齡的寶寶能吃什麼零食,很少有人能講清楚。

母嬰營養品行業從業者邵秀表示,年輕一代爸媽有條件、也開始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學習科學餵養,更捨得在輔食、零食上花錢,當然,對品質的要求更高、品類需求更加細分。

但品牌多了、選擇多了、信息多了,很多媽媽挑選的時候更犯難了。90後二胎媽媽任苓功課做得越多,反而越焦慮,“網絡上推薦輔食和零食產品的帖子不計其數,但説法五花八門,有的説,不是‘嬰標(我國嬰幼兒食品標準)’的就不能給娃吃,有的説,不用只盯着‘嬰標’看,研究配料表最重要……”

有行業人士表示,2020年以來,國內嬰幼兒食品行業飛速發展,但現行的嬰標中只有三個適用於嬰幼兒零輔食,因此不建議只以嬰標作為選擇依據,並呼籲行業儘快出台適應性更多的嬰標。

新手媽媽們的餵養焦慮,快要得到緩解了嗎?

陷入“輔食焦慮”的新手媽媽

像田盈這樣廚藝不錯的媽媽,“輔食焦慮症”的第一個表現是,糾結是自制還是買現成的。“是自己做手擀麪還是吃粒粒面、蝴蝶面,果泥、肉泥、豬肝粉這些要不要自己做……”

在寶寶添加輔食的前兩個月,她就提前在全網搜尋輔食教程和攻略,入手了各種做輔食的電器、鍋具和大大小小的工具。寶寶一進6月齡,她一頭扎進廚房,自制各種米糊、蔬果泥。

當寶寶1歲半時,田盈自制輔食、零食的熱情基本消耗殆盡。“我花幾個小時做的溶豆、泡芙,寶寶只知道扔,全家上陣做的肉鬆,寶寶很牴觸,動物造型的小饅頭最後沒發酵起來。”

後來,再加上他們夫妻倆邊帶娃邊工作,她很少再有時間自制,開始“擺爛”:能單獨吃的就不做成糕點和肉腸,能不和麪就不和麪,能不攪餡就不攪餡,能買半成品的就買半成品。

當思路打開,田盈的“焦慮症”也好了一大半,“我把做輔食和零食的時間,用來陪娃看書、玩耍,一家人都開心”。

她的另一半“焦慮症”,更確切地説是“零輔食選擇困難症”。

成為育兒博主後,田盈常常收到粉絲關於挑選零輔食的提問。不過。她坦言,自己很難給出專業解答,而自己比大多數媽媽更糾結,“因為寶寶在輔食添加時,有對芝麻和豆類過敏的歷史,所以,每次挑選都要看包裝是否標註過敏原,並詢問客服”。

安全第一、營養第二,是媽媽們挑選零輔食時的基本原則。田盈注意到,大部分媽媽在生娃頭兩年有明顯的餵養焦慮,有的媽媽從備孕階段就開始學習餵養知識,閲讀專業書籍;還有的媽媽為了搞清楚寶寶添加輔食的門道,準備考取營養師證書。

二胎媽媽任苓在零輔食方面的選擇困難症只多不少。第一胎時,她形容夫妻倆“稀裏糊塗就過來了”,沒考慮過輔食添加順序,選購零輔食也是跟風。這第二胎,她發現市面上輔食零食的選擇更多了,品牌、類目都多了,從各種蔬果泥、肉泥、主食麪點,到溶豆、泡芙,再到海苔、肉鬆,該怎麼選,她實在一頭霧水。

任苓在的幾個育兒交流羣裏,年輕媽媽們都非常重視零輔食,討論得熱火朝天。“除了‘不同的月齡能吃什麼零輔食’這種因人而異的問題,比如要根據孩子的牙齒髮育情況和接受度而定外,怎麼根據配料表挑選零輔食、購買“嬰標”產品有必要嗎,都很難統一意見”,任苓説。

邵秀告訴開菠蘿財經,生命最初1000天的營養狀況、身體和身心發育,對一個人的一生健康至關重要,這已經是全世界的共識,年輕一代父母更注重對孩子的科學餵養,趨勢之一是,會選擇豐富的輔食品類,讓孩子獲取的營養儘可能地全面和均衡,但怎麼科學選擇零輔食,很少有人能説得清楚。

“不知道怎麼選擇輔食、零食時,很多年輕媽媽會參考母嬰博主的推薦,但問題是,母嬰博主的説法也不一定對。”邵秀注意到,首先,即便是母嬰博主,也很少提及“嬰標”(即我國嬰幼兒食品標準),其次,很多提到“嬰標”的,只是簡單介紹某某品牌的某某產品符合“嬰標”,以此為依據推薦產品,但缺乏系統地介紹。

年輕媽媽們的“輔食焦慮症”,最終落到“選擇標準”上。

讓新手媽媽陌生又頭疼的“嬰標”

對於“嬰標”,開菠蘿財經詢問了多位80後、90後媽媽,大多數人的回答是,“沒研究過”。個別做過這方面功課的媽媽表示,會在選購時注意包裝標籤上,有沒有標註一串以“GB”開頭的“神秘代碼”,但並不瞭解其中的門道。

媽媽們很少有人能夠分得清“嬰標”,但與此同時,近兩年,陸續有嬰童食品品牌被曝出,有產品不符合嬰標。

事實上,我國嬰童食品可依從的國家標準,也就是“嬰標”,一共有7個,都是針對某些特定食品的國家強制標準。

開菠蘿財經制圖

與其他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產品相比,執行“嬰標”的產品在工藝生產、安全衞生、營養強化等方面,有更嚴格的要求。相比於行業標準,“嬰標”產品在部分規定的檢測限值和使用範圍上更加嚴苛。例如,嬰標會對重金屬、沙門氏菌、黃麴黴毒素含量等進行檢測;會強制添加鈣鐵鋅、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D等營養物質。一句話總結,“嬰標”產品更安全衞生。

可以看到,嬰幼兒配方食品和零輔食有嬰標,但適用於零輔食的只有三個,分別是GB10769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GB10770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和GB22570輔食營養補充品通用標準。

需要補充的是,對於大月齡的兒童,目前只有通用要求和消費指南。

據一位嬰童高級營養師介紹,一個是,由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制定的團體標準《兒童零食通用要求(TCFCA0015-2020)》,適用於3-12歲兒童;另一個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編制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2018)》,針對2-12歲兒童。

結論是,例如肉腸、肉鬆、輔食油、奶酪、海苔、堅果等諸多品類,沒有現行嬰標可依從。而市面上幾乎所有嬰童食品品牌,又都涉及上述品類。也就是説,幾乎所有嬰童食品品牌,都有非嬰標產品。

換言之,單一用是否符合嬰標來評判一個嬰童食品品牌,已經不適應於快速崛起的國內嬰幼兒輔食市場了。

“1歲以前的寶寶,首選符合嬰標的產品”,邵秀告訴開菠蘿財經。而隨着寶寶長大,所需的零輔食種類更豐富,面對沒有嬰標的寶寶食品,又該怎麼選?

他的答案是“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看配料表是否簡單幹淨,營養成分是否滿足所需,原則是少添加糖、鹽,不含反式脂肪酸,不含人工添加劑,挑選時注重選擇大品牌。

邵秀提醒道,父母還可以參照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觀察孩子的牙齒、感知覺等,來評判輔食添加量,並參考各年齡段對主要營養素的攝入需求,調整搭配比例。

誰能緩解新手媽媽的餵養焦慮?

媽媽們的餵養焦慮,僅靠現行的嬰標恐怕不能完全解決。這背後也折射出了國內嬰幼兒零輔食市場的兩面性。

一面是2020年以來國內嬰童食品賽道崛起,國產品牌百花齊放。

2020年被稱作嬰童賽道元年,2021年被認為是嬰童賽道的加速之年,而嬰童消費裏,最吸金的細分賽道一定有“零輔食”的位置。

嬰童零輔食之所以浮出水面,和消費羣體的意識轉變以及市場增長有直接關係。根據易觀千帆數據,中國母嬰用户羣體中,30歲以下人羣佔比達58.79%,90後成為中國母嬰用户主力。而隨着三孩政策全面放開,按照中國的人口規劃目標,未來三年我國1-3歲嬰幼兒預計將超過4500萬人。

相比上一代,90後乃至95後父母科學餵養的意識增強,最利好國內品牌的一點在於,他們傾向於選擇,更適合中國寶寶的中式零輔食。舉個例子,歐美國家兒童受飲食習慣和經濟水平等因素的影響,維生素A缺乏率相對較低,因此更強調補充維生素D,但中國寶寶需要同時補充維生素A和D。

投資了“秋田滿滿”的清流資本運營合夥人張貝妮曾在接受媒體時表示,過去國內兒童零輔食行業頭部長期被進口品牌佔據,中國媽媽買到的產品基本是針對歐美寶寶研發的果泥、米粉,可供選擇的產品品類極少。

如今,我國在食品製造方面的供應鏈、生產工藝已經相對成熟,種種因素疊加下,國內兒童零輔食優先崛起。

當前國內市場的嬰幼兒輔食品牌已超過500個,有不少“後浪”品牌享受到了市場增長帶來的紅利。自2020年起,頭部電商平台大促期間的零輔食品類中,國內新鋭品牌諸如秋田滿滿、英氏、小鹿藍藍等的銷售成績斐然,第二梯隊的寶寶饞了、爺爺的農場、窩小芽、米小芽各有千秋。頭部品牌普遍更注重產品品質和研發,擴展SKU,其中秋田滿滿全域在售“嬰標”產品的SKU數量有194個。

國內嬰童食品賽道的另一面,則是相較國外,行業起步較晚,相關標準的制定滯後於市場發展。

行業中做得最久的是來自美國的嘉寶,註冊在英國、後來進入中國市場的小皮。絕大多數國內品牌還很年輕,做得最久的英氏剛入局輔食市場14年。

嬰幼兒輔食在國內雖熱,但市場滲透率還不高。數據顯示,我國嬰幼兒輔食的滲透率僅為25%,遠低於發達國家的80%。這意味着,留給國產品牌的市場增長空間很大。機會在哪裏,投資者就在哪裏。不過,現階段,公開融資的嬰童零輔食品牌中,融資輪次多處於天使輪和A輪,整體處於發展早期,進入B輪的秋田滿滿已屬於行業頭部企業。

對於這個朝陽賽道,一位關注母嬰賽道的投資人表示,伴隨入局賽道的品牌增多,導致產品同質化、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嚴重,最惡劣的是,一些生產企業沒有嬰幼兒食品生產資質,卻打着“嬰幼兒”的旗號誤導消費者。而投資人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持續支持行業裏規矩的踐行者,見證行業嚴謹發展。

背後行業標準的缺失,不容忽視。現行嬰標,不足以解決新手媽媽的餵養焦慮,而嬰幼兒零輔食也需要更完善的生產、質量等方面的標準,帶動行業向更規範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在更多的嬰標推出之前,行業各方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並着手提出可供參考的餵養方案。為了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注母嬰營養和健康,秋田滿滿作為嬰童營養全餐品牌,歷時1年9個月,基於對全國超三千位媽媽的線下調研與三萬位媽媽在線問卷,為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組織兒科、兒童營養、兒童心理等多學科的專家共同編寫《中國嬰幼兒輔食精細化餵養指南(下稱指南)》提供了一線寶媽對於嬰幼兒養育的需求洞察。9月25日,臨牀實驗、營養、兒保等領域的專家以及秋田滿滿參與了《指南》的專家研討會,進一步研討《指南》中的嬰幼兒營養管理、科學分階段餵養輔食。

《指南》是一份指導新手爸媽科學餵養的實操指南,從6月齡起分階段的嬰幼兒輔食添加,到6歲時形成真正的飲食過渡,此外,還包括主要營養素的補充原則,以及中國寶寶生長髮育的參考標準。

對此,邵秀表示,《指南》的落地,既能引導年輕爸媽進一步提升對零輔食國貨品牌的認可度,也對行業和企業有正向引導作用。更關鍵的是,在《指南》的帶動下,行業或將有更適合當前母嬰食品市場的標準出現,“至少,不會再讓嬰標事件,掣肘嬰童食品品牌的發展”。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田盈、邵秀、任苓為化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582 字。

轉載請註明: 被“標準”困住的新手媽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