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運動養生,久坐傷身。但是,您知道嗎,這麼“坐”,比運動還有利於健康!
國醫大師這麼“坐”
中國古代文人就有靜坐養生的傳統。
靜坐冥想不僅可以改善機能狀態,還有助於抗壓,消解不適等諸多功能,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腦部的功能狀態,對於老年羣體尤其適合。
翻看國醫大師的養生心得,就有3位都推崇“靜坐養生”!
1
國醫大師呂景山:心靜最重要
國醫大師呂景山提倡順其自然的養生功法,靜坐養神是他的養生秘笈之一。
呂老認為,練習靜坐,就是通過精神內守,使體內氣機在經絡間自然運行,打通鬱積,使正氣存內。
靜坐的姿勢有很多種,並不拘於坐姿,也不必刻意追求“無念”,一味地追求“什麼都不想”,本身也是妄想。
只要能身心放鬆,從紛雜的心緒中平靜、專一下來,進入一種祥和舒適的狀態,靜坐的境界就達到了。
2
國醫大師鄧鐵濤:靜坐隨時可行
國醫大師鄧鐵濤認為,養生應該動靜結合,除了平日堅持打八段錦外,鄧老還尤其推薦老年人練習“靜坐”。
他認為,心主神明,可駕馭精神情緒,維持機體內外環境平衡,保證機體健康。
而老年人靜坐養心,不必勉強盤雙腿,不行就單腿交換盤坐。
可於晨起、入睡前進行,即使在旅途中,也可靜養安定心神,哪怕坐着發呆也有好處。
靜坐久了氣血易短暫凝滯,可按摩疏通四肢氣血,並視狀態掌握時間。
3
國醫大師王綿之: 年輕人也該練
已逝的國醫大師王綿之從小就練習太極、少林拳等各種養生功法,在眾多的功法當中,他最愛靜坐。
王老認為,靜坐可以讓人心無雜念,讓大腦得以休息,是極好的養心法。
他曾推薦一種簡易打坐法,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
坐姿不強求,儘量保證全身處於微微繃緊中的放鬆狀態,挺胸、展肩、收腰、收頜,頭頂像放了一碗水或一本書的感覺。
雙眼睜開,看所有的一切都逐漸進入廣闊狀態,剛開始不習慣,可先閉一會兒眼睛,再看自己的鼻尖,慢慢凝神後再抬眼。
深呼吸,即腹式呼吸,一邊呼吸,一邊進入大腦空白的狀態,可以想象大海、森林。
打坐10分鐘~20分鐘即可。
靜坐好處多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人體若能經常保持內心平靜,則有利於人體氣機的調暢、陰陽平衡,從而增加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此外,靜坐還能收穫如下好處——
1
舒緩壓力
練習靜坐能降低肌肉的緊張程度,減少血清乳酸量的分泌。
2
改善情緒
有測試表明,每天練習靜坐20分鐘,持續一週後,焦慮、情緒低落、憤怒等負面情緒會大幅下降。
3
保護肝臟
吃完飯後靜靜坐下,閉目養神10~30分鐘,儘可能使血液多流向肝臟,供給肝細胞氧氣和營養成分。
4
降低血壓
美國曾經對一批高血壓患者進行過靜坐干涉療法,結果發現,靜坐訓練讓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降低了4.7毫米/汞柱和3.2毫米/汞柱。
5
緩解疼痛
靜坐對於緩解疼痛非常有效。研究發現,靜坐雖然不會改變疼痛的程度,但是能減少因疼痛而產生的情緒反應。
6
保護大腦
據《深圳晚報》報道,美國的科學家們對40名學生進行靜坐生理實驗,觀察表明只要靜坐5~10分鐘,人的大腦耗氧量就會降低17%,而這個數值相當於深睡7個小時後的變化。(注:高質量的靜坐才能達到這個效果)。
這麼練,睡得香
有病方知身是苦,健時多向亂中忙。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存壓力極大,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人的基本生理需求都無法得到滿足。
為此,有人調侃“笑得出,睡得着”就已經是人生的兩大幸事了。
對於這些人,平時不妨在清晨練習一下靜坐,時間不長,不但能讓身體和心理靜下來,還能使正氣恢復,經絡疏通,使身體機能恢復,以彌補繁重生活帶給身體的損傷。
最重要的是,每天靜坐10分鐘,堅持半個月,就能讓你安眠一整夜。
1
準備工作
1.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流通。
2.排尿排便,穿着寬鬆,有利於精神放鬆。
3.避開風口處,以免受風着涼。
2
坐姿方法
1.盤坐於硬板牀上。
2.上身要自然放鬆,頭位正直,自然閉目,含胸拔背,兩手置於腹前相互輕握,也可雙手自然垂放於兩腿上,以人體感覺舒適為度。
3.上半身稍向前傾,坐正後,全身放鬆。
3
呼吸方法
1.閉口,舌尖抵於上齶。
2.自然呼吸,保持均勻的呼吸節律,以後可逐漸有意減慢呼吸頻率,加大呼吸深度。
3.開始練功之前,可先深呼吸3次,盡力使自己精神內守、心無所牽。
4
凝神訣竅
1.坐正、放鬆、呼吸調勻後,集中精神,使大腦的思維活動相對減少,但不是絕對停止。
2.心中儘量不聞、不思、不想,而將意念集中於呼吸或丹田處,寧神入靜。
5
靜坐時間
一般來説,一次靜坐10~20分鐘即可,如果時間比較緊張,也要至少做夠50個呼吸。
6
注意
如練功過程中感到煩躁、頭暈、氣悶等不適,最好停止練習,找出原因,排除誘因後再繼續練習。
練功結束後應緩慢收功,慢慢開始活動,不要立即開始劇烈活動。
此外,精神疾病、大出血、高熱、各種急性病及急性傳染病的人不宜練習靜坐。
來源:老年日報
原標題:“坐着不動”也是養生!3位國醫大師推薦,延年益壽能防病!西醫也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