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還真是刷新認識啊,小南一直以為胃出血是大人或大寶寶的事,小盆友麼肯定是“一邊涼快去”,嘿,居然就接收了一個胃出血的小盆友,猜猜多大?2歲!
雖説之前也每年接受過幾個,但這麼小的,還真少見。一查原因,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什麼鬼?
這傢伙啊,是唯一能在我們胃裏“強酸+消化酶”環境中長期生存的細菌,是細菌中的戰鬥菌,會影響胃酸分泌,破壞胃黏膜屏障,造成消化道潰瘍、消化道不適、消化不良甚至胃癌。
小盆友如果感染了它,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出血啥的都會出來,嚴重影響到生長髮育。
那它是怎麼感染到小盆友的呢?主要是唾液傳染,也就是一些不科學的飲食習慣,尤其是大人嚼着喂寶寶。
不過現在大家都知道這個習慣不太好,很少這麼做,那個小盆友家呢也是“我們家連老人都知道不能嚼着喂,怎麼還會感染?”
對,嚼着喂避免了,這點很好,可感染的渠道不僅僅是嚼着喂,還有大人餵飯前用自己嘴巴試試食物温度、用自己筷子給寶寶夾飯菜甚至嘴對嘴親寶寶,都有可能感染。
一問,果然,那個小盆友中招的原因就是:大人喜歡用嘴巴幫她試探食物温度——“別的都沒問題,是不是我們經常喝一口,或者舌頭碰一下,不燙了才給寶寶吃東西的緣故?”
就是這個緣故,一試兩試的,要是大人有幽門螺旋桿菌(不知道是哪個大人有),就這麼傳染給了寶寶,寶寶抵抗力弱,胃黏膜也脆弱,還真是吃進去的胃病。
哎,真是心疼那個小盆友,雖説發現得早,但治療起來總歸要受點苦,小南在這裏也提醒一下別的粑粑麻麻,不管在家還是外出吃飯,要給寶寶分餐、用公筷(其實大人最好也能做到);如果食物太大寶寶咬不斷,可以用輔食剪去剪剪碎,或者煮的時候就把食材切小一點。
大人最好也去醫院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旋感染,這樣對自己對寶寶都負責。
還有,夏天天氣熱,寶寶也會胃口不好,涼菜再怎麼爽口,也少讓寶寶吃,尤其是小店的涼菜,很可能是早就拌好了,就算操作上沒問題,擱置時間長了也容易滋生細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能給寶寶吃。
那個小盆友的情況比較嚴重,還有些小盆友檢查出來是幽門螺桿菌陽性的話,如果陽性值比較低,寶寶也沒啥不舒服的,我們就建議多觀察觀察,暫時別吃藥,回家後一些飲食習慣注意一點。
如果寶寶經常肚子痛、嘔吐,或者還有淋巴結腫大、血小板減少等情況,就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所以,家有寶寶的,一定要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不能讓幽門螺旋桿菌在家庭成員中來來去去地串門。好啦,小南要去給豚豚的餐具消毒啦,下次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