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同事老林與我談了有關兒童教育的問題,突然説了一句:“你有沒有聽説過女大避父、兒大避母的説法?”
我點了點頭:“當然聽説,指女兒長大後,必須在某些方面與父親保持距離。兒子長大了,也不再像小時候一樣,能事事不避母親了。”
這句話實際上是從性教育的角度出發,指孩子長大後需要與異性父母保持相當的距離。否則,將導致一些不良後果,甚至出現一些畸形的情緒,也不利於兒童的成長。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女大避父,兒大避母”的,主要指的是下面幾方面。
一、睡覺方面。
孩子小的時候,肯定習慣跟爸爸媽媽一起睡,這更有利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可以儘快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有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但是到了一定年齡,則要跟父母分開了。就像女兒6、7歲一樣,不能跟爸爸一起睡了,而兒子在這個年齡也必須與媽媽分開。因為在這個時候,孩子們的性別意識已經很明顯了,父母必須與他們保持適當的距離,有助於他們成長。
二、穿衣服方面。
當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在孩子面前換衣服,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當孩子到4、5歲時,有了最初的性別意識,父母要開始避開該孩子。當然,如果女兒不小心看到父親在換衣服,父親也可以大方地告訴孩子:男人的身體不同於女人。然後趁機帶了相關的繪本,進行簡單的教育,媽媽也可以進行類似教育。
三、洗澡方面。
在孩子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幫忙洗澡。但是,當孩子三歲以上了,最好停止給他們洗澡,讓他們獨立洗澡。即使想要幫忙,也最好讓同性父母來,順便可以在洗澡時進行適當性別啓蒙教育。
四、上廁所方面。
當孩子三歲以上時,父母要教上廁所時關上門,然後自行解決。同時,父母在上廁所時應關上門,避開孩子。這樣做還有助於兒童完成性別啓蒙,讓他們健康成長。
當然,從性教育的角度來看,“女大避父,兒大避母”是正確的。但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從心理成長的角度來看,實際上,孩子長大後,更加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導。由於父母的生活閲歷、做事做人的經驗都能傳授給孩子,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
各位父母,你有聽説過這個説法嗎?歡迎留言評論。
注: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