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提醒”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差,很多家長已中招,希望沒有你
文\好孕姐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有的家長希望孩子少走彎路,就急於把自己一生的經驗傳授給孩子,每天忍不住在孩子身邊絮絮叨叨地提醒他,不厭其煩。但是,家長沒有意識到,你的“語重心長”,可能出力不討好,正在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差。
前段時間,鄰居向我吐露她的苦惱,家裏孩子太不自覺,做什麼事情都要讓她提醒。比如,每天孩子起牀,她要提醒孩子,今天是什麼天氣,要不要穿厚衣服、拿雨傘等等;孩子寫作業,她要提醒孩子,腰板坐直、別駝背、注意審題等等。鄰居説,如果她沒有提醒孩子到位,孩子好像就丟三落四、忘東忘西,太讓人操心。
雖然,鄰居一直在説她家孩子不讓人省心,但是我們從她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到她家孩子正在被“過度提醒”。鄰居擔心孩子做不好,不停地提醒孩子,別忘記做這,別忘記做那,孩子習慣了依賴家長,所以看起來不夠獨立、自覺。
“過度提醒”用美國知名教育工作者朱莉·李斯科特的話解釋,就是對於子女的生活,家長表現出過度指導、過度保護、過度介入的傾向。家長“過度提醒”孩子,固然是因為愛孩子,希望孩子做事情提高效率、少出錯。但是,家長作為孩子的人生導師,對孩子的幫助只能點到為止,過度地干涉,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差。
家長把自己變成孩子的“鬧鐘”,無時無刻地提醒孩子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看起來好像是很偉大,每天圍繞着孩子團團轉,為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保駕護航。但是,孩子整天在父母的監督下生活,並不利於他的成長。
①孩子做事情會失去自主性
在家長眼裏,孩子年齡小,很多事情需要督促。所以,孩子吃飯、穿衣、寫作業,家長都忍不住提醒。但仔細想想,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主動做的事情也不少,孩子會探索家裏的每一個角落,他也會天然對身邊的東西感興趣,拿過來當玩具。孩子自己都會研究、會探索。
家長“過度提醒孩子”,提醒孩子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家長就成為了孩子的行為準則,指導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做事情就會失去自主性,事事都依賴家長。
②孩子缺乏靠實踐獲得經驗的機會
家長活了幾十年,不管是學習上還是工作上,都有大把大把的經驗。但是,家長實踐得出來的經驗,並不能直接轉化為孩子的經驗。孩子還是需要自己去經歷、去體驗。當孩子親身體驗過人世間的冷暖和挫折,他才能長教訓,將來少走彎路。家長“過度提醒”孩子,孩子缺乏實踐獲得經驗的機會,即便他懂得很多道理,也只會紙上談兵。
③孩子的思維會被限制
孩子就像“白紙”一樣,他的可塑性很強,未來有無限的可能。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適時地給孩子幫助,給予孩子指引,不去限制孩子的成長髮展。如果家長“過度提醒”孩子,告訴孩子哪條路能走,哪條路不能走,會讓孩子以為人生就像試題一樣,有標準答案,只需按照家長的想法,按部就班地走即可。孩子的思維被限制,人生越走越窄,可能就限制他將來的成就。
從人生經驗上來説,家長過的橋,比孩子走過的路都多。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就是孩子的老師,可以給孩子有價值的建議,所以難免忍不住多提醒孩子兩句。但是,過度提醒孩子有害無益。生活中,家長不想“過度提醒”孩子,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①教育孩子點到即止,不要重複。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的適當提醒很有必要。當孩子有困惑需要幫助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地施予援手,但是家長在給出明確的指導後,確定孩子已經瞭解了家長提供的想法,點到即止即可,不要一句話反反覆覆地嘮叨。
②適當地放手,允許孩子試錯。家長雖然不捨得孩子受苦,但是有的時候,孩子需要吃點苦頭,承受一點挫折,才能長記性,主動糾正自己的言行。所以,家長教育孩子,要懂得放手,適當地讓孩子走一點彎路,孩子成長的速度可能會更快。
【話題討論:你對家裏孩子“過度提醒”了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髮育,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