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部眼健康科學紀錄片《眼睛的故事》舉行推介會
“世界的每一天是從太陽昇起開始,而人類的每一天是從睜眼開始。”正值第二十七次全國眼科學術大會(CCOS2023)召開,9月9日上午,由教育部體育衞生與藝術教育司指導,湖南衞視、芒果TV、《人民日報》視頻客户端視界聯合出品的國內首部眼健康科學紀錄片《眼睛的故事》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推介會,旨在帶領觀眾一起走近科學,關注眼健康。
國內首部眼健康科學紀錄片《眼睛的故事》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推介會
教育部體育衞生與藝術教育司、湖南省教育廳體育衞生與藝術教育處均派代表到場支持。首都醫科大學眼科學院院長、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教授,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副會長、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總院長唐仕波教授,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專家宣講團成員、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智寬教授,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副總院長林曉峯教授,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湘贛大區總院長、湖南省區總院長林丁教授,湖南省醫學會眼科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湖南省區副總院長段宣初教授,世界衞生組織(WHO)近視防控計劃全球專家組成員、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藍衞忠教授,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眼科學博士唐瓊燕,湖南衞視黨委委員、芒果TV總編輯、副總裁鄭華平,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陳邦,副總裁馮珺等集團高管出席本次活動。
聚焦常見眼病,《眼睛的故事》號召全民關注眼健康
《眼睛的故事》於8月28日至31日19:30在湖南衞視、芒果TV首播。美蘭德數據顯示,節目播出期間融合傳播影響力居全網紀錄片第一,節目傳播超3億次,美譽度95。節目播出在CSM全國網平均收視率0.14、份額0.65%;歡網同時段非劇類項目同時段排名省級衞視第1。
作為國內首部專業講解眼健康的科學紀錄片,該片在主題和題材方面有着較大突破,同時輻射不同圈層突顯社會温度。《眼睛的故事》聚焦於常見眼病,共分為四集。第一集從眼睛生理構造、成像原理展開,第二、三、四集則分別從由於不同眼部構件的變化,而引發的乾眼症、白內障、青光眼、遠視和近視等與大眾相關的眼病出發,講解預防、治療眼病的相關知識。
活動現場
在展示近視、散光等不同眼疾時,紀錄片直接通過此類患者的視角向觀眾展示了不同清晰度的畫面,既能讓人有效區分患病的不同情況,又適當起到了保護眼睛的警醒作用。同時在片中專家講解時,也運用生動比喻,例如“眼球形狀若變成橄欖球,即有一面的彎曲程度不一樣,就會發生散光”等,讓觀眾更好理解眼部病變情況。
正如宣傳片中所言,每個人都有眼睛,但我們常常對它視而不見,眼睛的構造是什麼樣的,它怎樣幫助我們實現看見,在被電子產品充斥的今天,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眼睛,《眼睛的故事》將一一為你解答,而科學紀錄片相對來講是比較枯燥乏味的,為此專家團隊將科學性和故事性相結合,集思廣益將專業晦澀的相關知識翻譯成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讓觀眾都能輕鬆投入其中。
紀錄片是一種良好的媒介,打破知識的壁壘,提高大眾認知水平。鄭華平回顧了《眼睛的故事》的創制過程,他認為,一部好的作品要有自己的時代烙印、時代使命,沒有這個底層邏輯,一切創作都是空中樓閣。所以他們的第一部科普紀錄片選擇了眼健康主題來警醒世人,讓更多人看完後瞭解更多,能夠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眼睛。
活動現場,王寧利教授分享了不少眼科知識,根據自己從業40年的經歷及當前致盲眼病治療發展的現狀,現場呼籲全社會要高度重視眼健康問題。他表示,從大眾容易理解接受的角度進行科普教育十分必要,紀錄片是一個共創的過程,希望通過《眼睛的故事》讓大家關注致盲眼病,帶領大眾更好地瞭解、認識並保護好眼睛。
《眼睛的故事》是國內首部眼健康科普紀錄片,唐仕波教授在推介會現場表示,非常榮幸能策劃這樣一部關於眼健康的科普紀錄片,以此喚醒國人對眼睛的重視,通過這部紀錄片,讓廣大老百姓瞭解眼病知識,一起關注眼健康。據悉,該片雲集了18位教授專家顧問團隊,並有21位博士、博士後團隊提供專業性支撐,對眼科領域意義重大。
眼科專家雲集,深度解讀眼睛背後的奧秘
在近視、老年性黃斑變性、青光眼患者的眼中,世界是什麼模樣?《眼睛的故事》發佈的預告片警示篇,以生動的畫面、無聲的語言向觀眾展示眼部病變帶來的危害。
全球大約有14億人患有近視問題,國家衞健委2020年數據顯示中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且呈現低齡高發的趨勢。我們都覺得電子產品是導致兒童青少年近視的原因,究其背後的真正原因並不是電子產品本身,而是這種載體更容易讓兒童青少年沉迷,一不小心就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眼睛的負荷增大進一步導致近視的發生。
針對片中提到的中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居高不下的問題,楊智寬教授指出,“近視眼在某種程度上是人類進化的結果,但主要還是因為電子產品增加了我們長時間近距離閲讀的場景。預防近視的關鍵是堅持‘一增一減’,即增加户外活動,切實減少用眼負擔,建議保證每天2小時以上户外活動時間。”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公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糖尿病患者(20-79歲)數量已高達1.4億人,位居全球第一。你知道嗎?糖尿病可引發眼底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眼肌麻痹等多種眼部併發症,嚴重可致盲。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眼中,他們能看見會動的大橋、扭曲的大廈,想要看清事物真實的模樣對他們來説很困難。“糖網如果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是完全有可能避免失明的。但時間拖得越久,治療難度就越大,治療效果就越不盡人意。”唐仕波教授提醒,大家一經發現糖尿病就應該馬上檢查眼底。無眼底病變的,至少每年應該檢查一次眼底。
正常人的眼睛可視範圍大約在180度,但是有一羣眼疾患者他們視覺範圍可能只有我們的一半,這種眼疾就是——青光眼。青光眼患者的視覺世界就像一個從四周向中心緩緩閉合的大屏幕,這些屏幕的形狀各不相同、有大有小,每個患者眼中的世界都在以不規則的形式慢慢變小,如果治療不及時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失明。
據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發布的《中國青光眼指南(2020)》顯示,2020年全球原發性青光眼患病人數超過7600萬,中國達到了2100餘萬,其中致盲人數達567萬。段宣初教授提到,“任何年齡都可能患上青光眼,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遠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血粘度增高等危險因素的患者,建議定期到醫院做青光眼的相關檢查,以排除或早期發現青光眼,及早治療。”
陳邦董事長回顧了《眼睛的故事》背後的創作初衷,呼籲全民關注眼健康
推介會現場,不少觀眾在看片後紛紛表示,這部科普紀錄片不僅讓大家瞭解了眼睛背後的知識,也感受到了強大專家團的專業和用心。“我們的初心使命,正是‘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陳邦表示。該片從不同的羣體視角出發,講述了不同生命階段所遇到的疾病困擾,希望這本“眼睛的百科全書”能夠走進生活,以此呼籲全社會關注自己的眼健康,增強愛眼護眼意識。(通訊員 茜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