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全穀物和全穀物食品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全穀物(whole grains,WG)是指未經精細化加工或雖經碾磨(粉碎或壓片等)處理仍保留了完整穀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穀皮和糊粉層組分的穀物。
我們平常吃的稻米、小麥、玉米、大麥、燕麥、黑麥、黑米、高粱、青稞、黃米、小米、粟米、蕎麥、薏米等穀物,只要加工得當,保留了麩皮、胚芽、胚乳及其比例,都是全穀物。
而白米、白麪因為經過精細加工,就只剩下胚乳部分,所以只能稱之為精製穀物。
至於説粗雜糧,如果經過精細加工,也不能叫做全穀物。例如,市場上有些玉米粉因為經過去皮、脱胚,只剩下胚乳,這樣只能算粗糧,而不是全穀物了。
而關於全穀物食品,我國目前並沒有相關定義,但如果食品原料是100%的全穀物,那麼,由它們加工烹調而成的,如糙米飯、燕麥粥、玉米窩頭、小米麪條,就屬於全穀物食品。
如果產品原料中同時有全穀物和精製穀物,則原料中全穀物必須達到一定的比例,才能稱為全穀物食品,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對這個比例的要求是最低51%。
二、如何識別全穀物食品?
不同機構對於食品是否屬於全穀物食品的判定標準,大致可以歸結為三類:
1)按照全穀物含量百分比;
2)依據每份食品中全穀物的含量;
3)全穀物在配料表中排序位置。
我國正在制定的“全穀物食品”團體標準將其定義為配方中含有全穀物原料,且其含量佔成品的比例符合規定的食品。
三、全穀物食品有什麼營養價值?
市場上的全穀物食品有面包、餅乾、麥片、麪條、穀物棒等種類,它們所含營養成分的具體含量,因不同種類而有所區別,不過,相比完全由精製穀物製成的食品,它們含有更多穀物天然的營養成分,如更多的B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學物。
四、怎樣科學選購全穀物食品?
1、看標識
不同國家對於全穀物的規定不盡相同,我國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全穀物標識,不過,如果包裝上印有美國全穀物委員會推出的全穀物郵票,也是很好的一個參考,因為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份食品中全穀物的含量。
2、看配料表
當然,市場上也有一些全穀物食品並沒有使用全穀物郵票,但它們會在配料表標明使用了全穀物以及克數或添加比例。例如:配料表第一位為全麥粉,全麥粉添加量≥52%。選購時不妨多留意下。
那些包裝上寫着“多種穀類”、“五穀雜糧”、“粗糧”、“100%小麥”等字樣的穀物食品,並不一定就是全穀物食品。
想知道它們是不是全穀物食品,可靠做法是看配料表,選擇配料表第一位帶有“全”字的產品,如“全麥粉”、“黑全麥粉”、“全玉米”等。
3、看營養成分表
建議看下膳食纖維的含量,同款產品儘量選高的。國家規定,如果每100克產品中至少含6克膳食纖維,就可以稱之為“高或富含膳食纖維”。如果食品中膳食纖維含量達到這個標準,全穀物的添加量通常也不會低。
例如,A、B、C三款全麥麪包,全麥粉添加量分別為:≥55%、≥52%、49%,它們的膳食纖維含量分別為6.6克/100克、6.1克/100克、4.8克/100克,很顯然,A和B都屬於高膳食纖維,從補充膳食纖維的角度,選擇的優先順序為:A>B>C。
五、怎樣健康吃全穀物食品?
1、數量合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普通健康人每天吃50-150克的全穀物和雜豆類,具體食用量最好因人而異,例如,腸胃不好的老人和兒童、身體虛弱、腸胃術後患者等特殊人羣,就要適當少吃一些了。
2、比例得當
每天吃的全穀物宜佔穀物的1/3[1],例如,1份糙米+2份精米做成糙米飯;1份小米+2份精米煮成小米粥;1份全麥麪粉+2份白麪粉製成的麪包。
3、頻率適宜
建議一日三餐中至少有一餐吃全穀物和雜豆類,早餐可以是燕麥粥、小米粥、八寶粥、五穀豆漿等;午餐或晚餐可以吃糙米飯、玉米麪饅頭、蕎麥麪條等。
4、循序漸進
如果一時半會難以接受全穀物粗糙的口感,建議由少到多逐漸增加主食中全穀物的比例,另外,還可以先從一些黏糯的全穀物(如燕麥、大黃米)開始,逐漸過渡到一些比較粗硬的種類(如糙米、玉米),或者兩者搭配食用。
5、烹調合理
因為全穀物口感比較粗糙,因此可以在烹調上下一些功夫,例如:
烹調前用水稍微浸泡一下,如糙米提前泡2~4個小時。
適當延長烹調時間,如煮粥比平時增加半個小時。
利用廚房炊具讓全穀物口感變柔軟,如用豆漿機制作全穀物米糊,用高壓鍋烹煮八寶粥,用電蒸鍋蒸玉米棒等。
公共營養師温馨提醒:胃病、胃腸道潰瘍或者消化不好的人,吃太粗糙的全穀物可能會有不適,可以適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