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睡二月哭”,滿月後寶寶鬧得兇,寶媽要會針對性緩解
説起寶寶哭鬧的問題,許多寶媽都深有感觸。
月子裏的寶寶真可謂是寶媽的“貼心小棉襖”,除了吃就是睡,一天也哭不了幾次,好像根本沒有當時預想的那麼麻煩。
可還沒開心幾天呢,一出了月子,寶寶就顯露出了他“小魔王”的本性。白天哭晚上也哭,根本不讓人休息,有時怎麼哄也哄不好,讓人十分焦急,手足無措。
俗話説“一月睡二月哭”,其實寶寶普遍都是頭一個月睡覺多、不愛鬧人,滿月後就哭鬧得很兇,很正常,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這是個大前提,剛出生的寶寶不會説話,對周圍的環境也不瞭解,只能通過哭表達需求和情緒。
月子裏,寶寶身體發育還不完善,為了快速生長,每日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喝奶,醒着的時間很少,因此哭鬧也很少。
除非身體出現不適或者沒有安全感,向媽媽尋求安撫,總體來説還是特別乖的。
不過在出了月子後就不一樣了,寶寶的身體素質各方面都有提高,清醒的時間變長,而且感官也都敏鋭了,對外部的感受能力大大提升。
平時冷了、熱了或對陌生的東西感覺到害怕等,都會通過大哭來表達不滿或害怕,目的是讓家長們知曉並安撫。
也就是説,孩子不是無緣無故就哭鬧的,一定有讓他不舒服的事,家長要了解緣由,會針對性緩解,才能從源頭減少哭鬧。
1)腸絞痛
經科學調查,大約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嬰兒會在2到6周出現腸絞痛,4到6周是高峯期。而且,腸絞痛一般出現在夜間,導致寶寶哭鬧,睡不踏實。不過家長也不必太憂心,腸絞痛不會一直存在,一般情況下到了三四個月大左右就會消失。
至於寶寶為什麼會出現腸絞痛,有很多可能。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孩子腸胃發育還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消化母乳和奶粉裏的蛋白質和糖分。
還有就是,家長要注意餵奶時不要讓寶寶哭鬧,或餵養過度,否則也容易腸絞痛。
2)餓了或是尿了
處於嬰兒時期,寶寶的身體會快速發育,因此頻繁感覺到餓,想喝奶補充身體所需。由於不會説話,就只能通過哭來要奶喝。
或者是尿了、拉了後感覺不適,滿月後感覺越來越敏鋭,哭得也就多了。
3)尋求安全感
寶寶雖然懂得不多,但有最基本的本能,向媽媽尋求安全感,而且還有很強的佔有慾。如果媽媽不在身邊或不搭理他,都會感覺不安全,於是用大哭吸引注意力。
這種情況,只要平時多安撫陪伴寶寶就可以了,沒什麼大問題。
4)身體不適
寶寶和成年人不同,身體比較脆弱,吐出的奶水流到脖子上沒擦淨,就有可能會潰爛,身體不經常清潔可能會出疹子,尿布不經常換可能會出現紅屁股等等。
這些都會讓寶寶感覺不適,平時為孩子塑造一個乾淨舒適的環境,也是重中之重啊。
第一步:首先抱起寶寶安撫一下,然後看他是不是尿濕了,如果是就替寶寶擦乾淨屁股,再換上乾淨的尿不濕。
第二步:計算好上次的喝奶時間,如果距上次喝奶超過了兩個多小時,那很可能是寶寶餓了。媽媽可以用手指試一下,如果寶寶急着吸吮那就是餓了,餵奶就可以了。
第三步:如果寶寶哭鬧時既不是尿了也不是餓了,且沒有其他不適,那就是缺乏安全感了。可以抱抱寶寶,給他唱歌或看着他聊天,感覺你的注意力在他身上,他就會不哭了。
第四步:如果寶寶怎麼哄也哄不好,那媽媽就要注意了,可能是身體出現了不適。首先觀察是不是捂出疹子或紅屁股,如果是就要好好護理多清潔,每天都要檢查孩子狀況。
第五步:如果排除後孩子還是哭鬧不停,臉通紅肚子還鼓鼓的,那就可能是腸絞痛,要做到安撫和護理。
腸絞痛如何護理?⑴注意餵奶姿勢
餵奶時一定要讓寶寶含住大部分R暈、R頭或是奶嘴,以免吸入太多空氣,之後也不要忘記拍奶隔。
⑵做按摩
平時可以給寶寶做一些腹部排氣的按摩,很有效果的,不過按摩時家長的手最好是温熱的,可以搓一搓。
⑶趴着或飛機抱
如果寶寶脹氣不是很嚴重,可以採用趴着的姿勢來緩解不適,不過家長一定要在身旁看護,避免窒息。
另外,飛機抱也是緩解脹氣十分有效的辦法,不過要注意安全,最好讓力氣大的寶爸來。
總而言之,寶寶哭鬧都是有原因的,家長要多做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盲目採取辦法,不然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