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寶寶第一次發燒,大多集中於此年齡段,寶媽早預防、少麻煩

由 弓四清 發佈於 健康

家庭新成員到來之後,他的健康問題便成了頭等大事。

父母常説寧願自己生病也不願孩子身體不痛快,的確,寶寶一旦生病就麻煩了。

一來,寶寶的自愈能力本身就比較差,靠自身硬扛熬過去基本是不可能的,必須去醫院找專業醫生診治。二來,寶寶遭罪、家長心疼是一回事,關鍵是孩子進了醫院後全家都不能消停,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進度。

無論從哪方面來説,養育過程中,家長都不希望孩子出現任何問題。

不過,育兒這件事可不是“小心就能駛得萬年船”的,寶寶哪有不生病的。

若你足夠細心,還會發現這樣一件事:寶寶長到6月齡左右基本都要發一次高燒。這種現象十分普遍,幾乎每個寶寶身上都發生過,彷彿身體裏有一個計時器,一到6個月開關就會開啓似的。

但不必擔心,這種現象是正常的。

專家也表示,寶寶第一次發燒大多集中於此年齡段,這是一種發展規律。

寶寶6個月發燒的誘因

1)患上幼兒急疹

這是嬰兒時期的一種常見疾病,多發於6個月到兩歲之間的嬰幼兒,也被稱作幼兒玫瑰疹。疹子呈粉紅色,傳染性較強,一般感染後7~10天左右就會發作。

症狀表現:

這種情況下,孩子發燒看起來毫無緣由,既沒受凍也沒去公共場合,家裏更無人生病。

而且,孩子除了體温有所升高之外,沒有咳嗽、嘔吐等任何伴隨症狀,精神狀態的改變也不明顯。

但體温恢復之後,身上就會立刻長出疹子;又或者身上先出疹子,體温很快恢復,總之兩種反應並不共存。(若同時存在高燒和疹子情況,則需警惕是否得了麻疹)

2)免疫力的生理性下降

新生兒的免疫力基本來自於母體,除了出生前的儲備之外,母乳也會有一定作用。

但隨着年紀增長,儲存的各種營養素被消耗殆盡,母乳的營養也無法滿足孩子的全部生長需求,寶寶自身的免疫力又尚未建立起來,因此特別容易生病。

小貼士:

寶寶接近6月齡時,家長就要注意給他補充微量元素,避免生理發育延緩,導致免疫系統的形成青黃不接。

因免疫力低出現的發燒情況,會干擾寶寶的內分泌調節、留下病根,若治療不當,長時間拖延,還可能演變成器官病變,因此要格外重視。

3)外界危險源的增多

6月齡之前,寶寶難以自主行動,基本每天都躺在牀上睡覺、玩耍。但隨着逐漸學會坐立、爬行,外界的更多危險源也給他們帶來了潛在威脅。

包括未經打理、髒兮兮的生活用品,家長手上攜帶有病毒沒有及時洗手就同寶寶玩耍,因此即便沒去外面的公共場所,寶寶也可能生病,要注重整個家庭環境的衞生狀況才行。

既然知道寶寶第一次發燒的集中爆發期了,寶媽就一定要早預防,這樣才能少麻煩。畢竟寶寶生病全家手忙腳亂不説,年紀太小,用藥治療也可能受到傷害。

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預防,讓孩子保持健康體魄。

預防寶寶生病的具體措施

1)調整飲食結構

媽媽角度:6月齡之前,母乳餵養的寶寶營養來自於媽媽,而母乳的營養成分受到媽媽飲食結構的影響。因此,哺乳期媽媽要從自己的飲食方面下手,儘量做到搭配合理,並適當補充微量元素。

寶寶角度:除了喝奶之外,家長也要注意寶寶鈣鐵鋅的攝入,提前補充有利於提高免疫系統的構建速度。

2)堅持母乳餵養

前段時間跟大家分享過,儘管現在的配方奶粉已經無限接近母乳的成分,但兩者之間的差別仍是無法逾越的。

母乳在顯微鏡下放大1000倍,其中的物質是具備活性的,清澈透亮、毫無雜質,這是配方奶粉做不到的。

何況,我們也無法保證奶粉在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守成分標準,保持無菌環境。

奶粉無法擁有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在乾燥環境下會很快失活),因此對構建和提高寶寶免疫力來説作用不大,家長不要聽信銷售人員的天花亂墜,能母乳餵養就要儘量堅持下去。

只要讓寶寶多吮吸,奶水不足的問題也會有所改善的。

寶寶發燒的正確處理方式

雖説寶寶生病確實遭罪又麻煩,但家長也不必太過慌亂。並不是所有發燒都會造成重大損傷的,數據顯示只有不到2%會出現這種情況,只要及時診治問題都不大。

另外,寶寶發燒,家長要先在家量體温,若未超過38度是可以自行處理的,不用送醫院。當然,體温超過39度或高燒持續三天不退,就要立即送醫。

在家物理降温的手段:

①給寶寶喝温開水

②適當減少衣物,幫助身體排熱,千萬不要捂汗

③温水擦浴(忌用酒精)

④每隔1~2小時量一次體温,判斷是否需要送醫

⑤觀察寶寶是否出現嗜睡、嘔吐、呼吸有雜音等症狀,若有要立即送醫

其實孩子生病發燒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要以平常心看待,慌亂不能解決問題。不過,還是要警惕6個月左右的發燒高峯期,注意預防、注意觀察,學會妥當的處理方式才不會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