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網導讀】在生活中,很多家長會有意無意的做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行為,影響孩子的身心的健康成長。下面4種行為,家長在生活中需要避免。
1、讓孩子出醜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需要面子,為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會當着很多人的面數落他,讓他出醜,這是相當錯誤的行為。家長自以為是激勵孩子,其實是極大的傷害着孩子的自尊心,容易導致孩子出現自卑或者叛逆的心理,對孩子的成長都是非常不利的。家長要扭轉心態,在外人面前給孩子留面子,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2、遷怒孩子
有的家長在工作當中遭遇不順心,很容易回家後遷怒於孩子,一點小事便對孩子發火。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嚴重的影響孩子身心的發育,經常性的因為生活中的不順心無處發泄就遷怒孩子,會導致孩子產生自我懷疑,覺得壓抑,嚴重會產生心理方面的疾病,所以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家長一定要學會剋制自己的脾氣,不要將壞情緒撒在孩子身上。
3、吼罵孩子
有一部分家長有個錯誤的認知,認為你是我孩子,我吼你兩句,又沒什麼關係。況且我有時候不是故意罵你的,是你做錯了事,我沒有控制住。都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孩子總是會不經意的進行模仿,家長的經常性吼罵會使孩子長大後性格變得暴躁、易怒、愛衝動。
4、比較打擊
很多家長對孩子奉行打擊教育,認為只有讓孩子不斷經歷挫折和失敗,孩子長大後,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戰。家長的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但是這種行為,極有可能會毀了孩子。孩子在父母經常性的打壓後,會開始懷疑自我,否定自我,出現不自信,自卑的現象。而父母很可能因為孩子的變化而更嚴厲的對孩子進行打壓,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給孩子的身心造成難以癒合的傷痛。
上面提到的4種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千萬要避免,防止給孩子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