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婦科病人術後噁心嘔吐發生率,術中呼末應該控制到多少?

臨牀工作中,病人術後噁心嘔吐一直是麻醉科頭疼的事情之一。婦科手術,多半都是中年女性。多半經濟條件還可以,本身也可能對生活品質要求較高,加上有些病人可能剛好處於更年期,因此給麻醉科額外增加了壓力。

降低婦科病人術後噁心嘔吐發生率,術中呼末應該控制到多少?

術後訪視的時候,也常常因為術後頻繁噁心嘔吐而導致之前的努力“功虧一簣”。為此,麻醉科也一直在努力降低病人的術後噁心嘔吐發生率。

近日,一篇論文似乎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方向,大家不妨試試效果。

文章題目為《術中不同呼氣末二氧化碳水平對婦科腹腔鏡手術病人術後噁心嘔吐的影響》。

摘要部分首先指出,術中Trendelenburg體位CO2氣腹的使用被認為會增加PONV的發生風險。篇外經驗,我們都知道女性本身就是PONV高風險人羣。因此,可想而知預防病人術後噁心嘔吐的任務有多麼艱鉅。

文章提到一些研究結果顯示,術中高碳酸血癥可能增加大腦和胃腸道的血流灌注,通過優化血流動力學和組織氧合降低PONV的發生率。正因為如此,作者認為術中將ETCO2控制在不同水平、尤其是較高水平可能會降低術後噁心嘔吐發生率,並設計了相關臨牀研究。

降低婦科病人術後噁心嘔吐發生率,術中呼末應該控制到多少?

該研究,選取120例擬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麻醉方式相同。隨機分為A、B、C三組,即ETCO2為26~35 mm Hg組(A組),ETCO2為36~45 mm Hg組(B組),ETCO2為46~55 mm Hg組(C組)。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患者術後未常規給予其他防治噁心嘔吐的藥物。必要時,補救性給予止吐藥。

結果顯示,C組患者發生PONV比例最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同時,A組患者使用補救性止吐藥的比例最高、C組患者的使用率最低,也進一步顯示呼末水平對術後噁心嘔吐的影響。

降低婦科病人術後噁心嘔吐發生率,術中呼末應該控制到多少?

圍術期管理,不只是要控制術後噁心嘔吐,更重要的是術中安全以及併發症。該研究中,三組患者術後不良事件(包括喘鳴、喉痙攣、屏氣、低氧飽和度、寒戰、煩躁等)發生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差異。因此,大家不要擔心過高的呼末可能對患者造成不好的影響。

由於該研究的樣本數有限,尚不能給出絕對意見。但是,這個結果也能夠給大家很好的提示。如果您在臨牀中也善於研究和總結,也可以做一下觀察。一個好的麻醉技術和理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裏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52 字。

轉載請註明: 降低婦科病人術後噁心嘔吐發生率,術中呼末應該控制到多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