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物”到底是什麼?中醫給你做出分類,你不能吃哪一類?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裏看到大家的身影,養生大家並不陌生,但如何養生,如何使我們的身體達到平衡點,這其中的方法最為關鍵,那麼今天就讓我與大家一起學習如何養生。
説起“發物”,很多人都不陌生。不管是小時候發燒、過敏,還是受傷、手術後,家中長輩總要叮囑“不能吃魚、蝦、雞蛋”等,都是“傳説中”的發物。一問原因,都是説病中要“忌口”,不能吃“發物”,否則會影響傷口或者加重病情。至於其中原理,其實家長們多半也説不出個所以然。
為什麼中國人會格外強調病中、手術後,禁“發物”、嚴“忌口”呢?今天,好好帶你一探究竟。
為什麼中國人會有“發物”一説?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人講究“藥食同源”,認為食物與藥草一樣,皆有“寒、涼、温、熱、平”五性,“辛、甘、酸、苦、鹹”五味。因此,人在生病的時候,吃不對東西,會導致病情綿延;如果錯食“發物”,會導致疾病加重或復發。出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讓很多病人和家屬,非常忌憚“發物”,事實果真如此嗎?
先來説一段廣為流傳的野史——朱元璋、徐達與蒸鵝事件。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江山後為坐穩龍椅,大肆斬殺功臣。期間,開國功臣徐達背部生出膿瘡,禁食發物。朱元璋卻下旨給徐達送去一道蒸鵝。最後,徐達因食用發物,導致膿瘡擴散、加重,最終不治而亡。
雖説這是一段野史秘聞,連轉述這個故事的趙翼也評價“此固傳聞無稽之談”。但從這條野史流傳之廣可見,很多人對“病中吃發物”十分忌憚。
發物到底指什麼呢?
説起發物具體有哪些,很多人頭頭是道:菌菇、魚蝦蟹、竹筍、南瓜、豬頭肉、公雞……事實上,在流傳於世的中醫學專業著作中,鮮少見有醫學大家、學者對其做出清晰的定義和專門註釋。
最早,“發物”一詞記載於明代方書《普濟方》,書中記載瘰癧、口瘡、歷節風忌發物,而發物包括羊肉、桃、李、雀肉、生血等物。
近代名醫秦伯未先生在《中醫對病人的膳食問題》中指出:凡能引起口乾、目赤、牙齦腫痛、大便秘結等韭菜、香菇、金花菜等,都有發熱的可能,俗稱“發物”。
總的來説,長輩口中的“發物”,更像是由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忌口”、“某兩種食物不可同吃”等飲食禁忌,發展到對病人的特殊飲食指導。
現代中醫裏的“發物”
按照現代醫學或者是臨牀營養學,也並不認為存在明確的“發物”概念和分類。《現代漢語詞典》認為,發物指富於營養或有刺激性容易使瘡癤或某些疾病發生變化的食物,如羊肉、魚蝦等。
現代中醫對於“發物”的定義也傾向於“過敏”和“藥理反應”。很多中醫藥師會叮囑求診者,用藥期間不宜吃魚腥、海鮮、辛辣等,但並不是因為這些食物本身有害,被説是“發物”,而是對某些特殊體質、特定疾病患者恢復不利的食物:
腹瀉、便秘、痔瘡發作期、胃腸手術患者,不應該吃糯米、油炸、辣椒等難消化的食物;皮膚過敏的患者,最好暫時告別海鮮、蝦蟹、芒果等高蛋白或易致敏的食物;痛風的患者,也需要減少攝入高嘌呤食物。為了方便大家,我給發物做出了這些分類,大家可以看一看:
總的來説,發物也是食物,對於大多數人來説並沒有什麼特別不好的反應,只是對於一些過敏體質者和一些患有某些特殊疾病的人,才需要“忌口”。
如果本身對食物不過敏,也不是醫生重點叮囑的術後特殊飲食人羣,根本沒必要聞“發物”色變。尤其是腫瘤、結核病這樣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要注意及時補充高蛋白食物,萬萬不能因為因“發”廢食,要謹遵醫囑,聽從醫生的專業飲食建議。
今天推薦的3個關於尊重生命的詞語分別是:1.問心無愧:道家理念指隨性而為,反躬自問,沒有對不起別人的地方。2.善始善終:做事情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尾。形容辦事認真。3.不虛此生:這一生沒有白白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