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聽一個朋友和我抱怨,説她家4歲的兒子就是一個兩面派。在外邊的時候就是一個乖乖的小綿羊,小朋友説啥就是啥,別人動手搶他玩具也不吭聲,連大聲説話都不敢,唯唯諾諾的,想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還要我去和小朋友説。但是到了家就變成了張牙舞爪的小老虎,各種撒潑,誰都不怕,不服管教,説他兩句,就大吼大叫頂撞,家裏人做事稍不合他心意,就發脾氣摔東西,教育他兩句,他就讓一家人不得安寧。現在我和老公很是頭疼,不知道孩子這是什麼毛病?
聽完朋友的描述,我很明白,朋友家孩子就是典型的窩裏橫外面慫。為啥孩子會長成這樣的性格,多半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問題了。窩裏橫外面慫的孩子,背後都有這樣的家長,及時糾正還不晚。
家長過度寵溺,無原則溺愛
很多孩子之所以窩裏橫,説白了就是趨利避害的結果。因為在家裏孩子知道自己處於安全地帶,不管自己怎麼橫,自己都不會受到懲罰,有家長在背後給自己兜底,所以他就會越發肆無忌憚。
所以説對孩子來説,過分的愛不是愛,而是傷害。家長無原則的溺愛,什麼事情都依着他,無條件滿足他,甚至為了孩子一再妥協,事先定好的規矩,因為孩子的哭鬧就心軟妥協。孩子心裏很明白,只要自己哭一下鬧一下,家裏制定的什麼規矩,家長都會乖乖妥協,所以孩子就會越發放肆,沒有規矩,不懂尊重,以我為中心,自私自利。
但是到了外面,孩子發現在家裏的那一套不管用了,就算自己再怎麼鬧,別人也不會一味地遷就他,甚至這樣還會被欺負。那麼在外面孩子自然改變策略,變成沒有攻擊性的小綿羊來融入其他團體中。但回到家就開始對自己家人頤指氣使。
所以愛要有分寸,可以愛,但要有原則。要減少對孩子的過分關注,對於孩子無理要求更是要學會説“不”該拒絕就拒絕,讓他知道不是任何事情,長輩都會順着他。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要學會適度放手,讓孩子慢慢走向獨立,不能因為覺得孩子小而自己代勞,使孩子得不到成長。孩子在家得不到特別多的關注,漸漸地,他的性格也會變得不再那麼任性。
家長沒有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如果孩子社交能力比較差,不知道如何和別人打交道,那麼在遇到陌生人的時候,他不知道如何去社交,就會表現出焦慮、膽怯、退縮的情緒,就會顯得很慫。而在家,孩子面對的是自己熟悉的人,因為他沒有社交的經驗和意識,所以就很容易我行我素,變成不服管教的叛逆者。
窩裏橫的孩子根本原因在於缺乏和外界打交道的經驗,所以家長要積極配合,多給孩子創造社交的機會,多帶孩子和同齡小夥伴相處,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學會換位思考和共情能力,這樣孩子的情商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