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孩子,一見到生人,就會躲到家人身後;上課時,從不敢舉手發言;看到小朋友在一起玩,明明很想加入,卻不敢過去……
這類孩子的父母,通常會認為自家孩子膽子小,怕這怕那的,一點出息也沒有,併為此憂心忡忡。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孩子膽小這個話題。
孩子表現出害怕,就意味着孩子是個“膽小鬼”嗎?通常,我們都會認為孩子表現出害怕、恐懼的情緒,就説明孩子膽子小。其實,害怕、恐懼只是膽小的一種表現。孩子會感到害怕,説明孩子開始長大了,懂得規避危險了。
俗話説:“不知者無畏。”當孩子還比較小時,由於認知能力弱,他還不知道有些事情會帶來危險,再加上強烈的好奇心,會驅使他們不斷地去探索新事物。
但隨着孩子逐漸長大,他的認知能力也越來越強。這時,孩子會對事物有新的理解,也開始意識到某些事物的危險性。
比如,亮亮還在讀幼兒園時,很喜歡狗。在路上遠遠地看到有人牽着狗,都會追過去逗狗狗玩。但是,在亮亮上小學時,開始變得害怕狗。一看到迎面有狗朝他走來,他就會立馬往回跑着躲開。這是因為他開始意識到,狗是會咬人的。
所以,孩子感到害怕、恐懼,意味着孩子開始長大了,能預知事情的危險程度,並學會適時地避開危險。這時,家長千萬不要看到孩子表現害怕,就立馬給他貼上“膽小鬼”的標籤。
恐懼其實是人人都有的一種情緒,不同階段的孩子會對不同的事物產生恐懼。正常情況下,孩子的大部分恐懼,會隨着年齡和認知的增長逐漸消散。但當孩子被家長貼上“膽小”的標籤,孩子就會從內心認定,自己就如家長説的那樣膽小,繼而越來越會表現出膽小的行為。
不同階段的孩子都在害怕什麼?前面我們説到,恐懼是人的一種情緒。對於不同階段的孩子來説,他所恐懼的事物也不一樣。根據引起恐懼的成因不同,我們將恐懼分為了5種類型。
第一種:本能的恐懼。
有照顧過小寶寶的家長會發現,嬰兒期的寶寶,常常會被尖鋭刺耳的聲音嚇哭。嬰兒最初的這種恐懼,是來自機體本能的反應。一般是由於聽覺、膚覺、肌體覺等刺激引起的。
第二種:知覺體驗引起的恐懼。
4個月左右的寶寶,開始出現與知覺發展相關聯的恐懼。比如,有些孩子原本很喜歡洗頭洗澡。但是,在一次洗頭時,媽媽不小心將水滴到了小寶寶的眼睛裏,小寶寶受到刺激後開始大哭。從那之後,小寶寶開始對洗頭表現出恐懼。這種恐懼,就是由寶寶不愉快的知覺體驗引起的。
第三種:對陌生人的恐懼。
孩子在6個月左右,大多已跟家人形成了較為穩定的依戀關係。這時,孩子會開始表現出怕生情緒。一般情況下,孩子由家人抱着時,怕生情緒相對沒那麼強烈。但當家人不在身邊時,孩子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怕生情緒。
第四種:預測性的恐懼。
孩子在2歲左右,由於想象力的發展,開始有了預測性的恐懼。比如,孩子開始會怕狗、怕有壞人、怕有怪獸等。
第五種:壓力導致的恐懼。
壓力,會讓人產生焦慮和恐懼心理。生活中,不僅大人會有壓力,當孩子在生活、學習中不符合大人或自己的預期時,也會產生壓力。
如何幫助孩子化解恐懼?許多家長在看到孩子對某件事表現出恐懼時,就會想通過鼓勵孩子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克服恐懼。他們會對孩子説:“這有什麼好怕的。你看別的小朋友都能做到,相信你也可以的。加油!”
其實,家長的這種鼓勵,會讓孩子覺得害怕是不應該有的感受,進而產生自卑的心理。
可見,當孩子表現出害怕時,家長錯誤的處理方式,不僅不會讓孩子變得勇敢,反而會導致孩子朝着越來越膽小的方向發展。
這時候,我們可以嘗試一種心理學常用的方法——行為漸隱法,它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消除心中的恐懼。
美國心理學家瓊斯就成功運用這一方法,幫助一個兩歲的孩子消除了對有毛動物的恐懼。
我們來看看瓊斯是如何運用這個方法的。
為了幫助孩子克服對帶毛動物的恐懼,瓊斯會在這個孩子每次跟小朋友玩得高興時,就給孩子看一隻兔子。剛開始先是遠距離地給孩子看。然後,再慢慢地、一天天將兔子與孩子的距離拉近。
儘管剛開始時孩子仍然會表現出很怕兔子。但隨着練習次數的增加,孩子對兔子的恐懼一天比一天減弱。到了第45次時,他已經可以做到將兔子抱在懷裏撫摸了。
孩子的膽小,有的可能是天生的,有的則可能是大人錯誤的教養方式造成的。但不管孩子的膽小是如何形成的,父母都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上“膽小鬼”的標籤。也不要試圖用鼓勵的語言,就想讓孩子變得勇敢,而是要通過正向的、逐步地引導,來幫助孩子逐漸克服心中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