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育兒文化,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方式,但有一個很通用的育兒方式,卻在很多種族都出現過,它就是——打襁褓。
“打襁褓”從古代就開始流行,把小寶寶的頭固定在一個位置,兩腿伸直,兩臂放在身子旁邊,再用各種衣服袋子捆紮起來,就是把寶寶的完全地固定住,甚至連位置也不能挪動。
這種方法一直沿襲了很長時間,但在社會不斷髮展的過程中,“襁褓”受到了嚴重的排斥和反對,如今的新生寶寶更多的則是在鬆鬆垮垮的被窩裏,毫無束縛地扭來扭去。
如今很多的年輕父母都毫不猶豫地放棄這種古老的方法,甚至很多人反對,反對的理由也外乎這幾種。
反對理由一:寶寶不舒服
從大人的角度出發,如果長時間把胳膊限制在身體的兩側,那麼自然是不舒服,甚至是痛苦的。同理,小寶寶肯定也會不舒服。
但實際上,小寶寶和大人是不同的,就像小寶寶都喜歡“投降式”的睡姿,而大人則不會喜歡。剛出生的小嬰兒,最喜歡的並非是胳膊不受控制地亂動,而是被緊緊地束縛在身體兩邊。
反對理由二:寶寶受限制,心情不愉快
這種情況更不存在了,寶寶在媽媽子宮裏的時候,由於子宮範圍內有限,寶寶可是一直被子宮所束縛的,而正是這種束縛,讓寶寶有了充足的安全感。
而寶寶一旦離開子宮這個環境,首先就會感到陌生和害怕,因為他的智力還不足以意識到要適應新環境,所以對於剛出生的孩子,需要一個階段的適應,來緩衝因為環境改變而帶來的安全感強缺乏。
大名鼎鼎的西爾斯醫生曾經就在他的《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全書》中,提出用“襁褓”來安撫難帶的寶寶。
西爾斯醫生認為:把嬰兒包裹起來,可以模擬寶寶在胎兒時期被子宮緊緊包裹的感覺,可以增加嬰兒的安全感,幫助改善哭泣、腸絞痛和提高睡眠質量。
襁褓能帶給孩子甜蜜的安撫
在胎兒時期,胎寶寶的每寸皮膚都被羊水所包圍,羊水的流動性就像一雙温柔的大手,撫摸着寶寶的肌膚,給寶寶充實的安全感。
而寶寶出生後,最依賴的就是媽媽,任何時候都想着在媽媽的懷抱中,但很顯然,媽媽不可能24小時都抱着孩子,所以這個時候,襁褓就成為了媽媽懷抱最好的替代品。
在襁褓中,寶寶被棉布充分包裹,每寸肌膚都有明顯的接觸感,享受着和母親一般的愛撫,會讓給寶寶覺得自己還在媽媽的懷抱中,可以很好地讓寶寶提升睡眠質量,睡得香。
襁褓能讓寶寶更好控制自己
小寶寶愛哭是嬰幼兒時期的本能反應,除去基本的吃喝拉撒,還可能是因為出生後的世界不同於子宮內的環境。
在子宮內,胎寶寶的手腳都被束縛住,不能亂動,而出生後,這種子宮內的束縛消失,寶寶會不由自主地亂抓撓,這種身體上的“失控”會讓寶寶感到心煩意亂,自然就會哭鬧不止。
而如果有襁褓的束縛,就會讓寶寶平靜下來,就像我們成年人鬧情緒,越折騰情緒越不好,反而安靜下來後,會平靜很多,是一樣的道理。
西爾斯醫生曾經也表明:給寶寶打襁褓不要緊,但要注意不要過得太緊,也不要裹得時間過長。
正確打襁褓的原則是“上緊下松”:
“上緊”是要把寶寶的上半身裹緊,這樣可以避免寶寶亂動掙脱襁褓;
“下松”是指下半身要寬鬆,要保證在襁褓中的嬰兒腿部活動自由,這樣不會影響關節的發育。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在出生後,包過襁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