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習慣是毀滅孩子的"導火索",明確3點規範,讓娃贏在起跑線
教育學家葉聖陶先生曾説過"積千累萬,不如養成個好習慣。"可見一個好習慣是多麼的難得,習慣的養成最主要是堅持,其實在另一個層面上也體現了人的毅力。
所以孩子如果有一個好的習慣,一定要讓他們堅持下去。好的習慣助人成功,同樣,壞的習慣也可能毀人一生,那麼哪些壞習慣是孩子必須改掉的呢?
案例:
小杉的兒子今年8歲了,上小學二年級了,小杉兒子的成績一直都是很好,所以小杉也一直很放心,這次的數學小測驗,小杉的兒子還考了99分,小杉還特意帶孩子去了遊樂場,鼓勵孩子下次考一百分。
有天,小杉去逛超市,碰到了兒子的數學老師,小杉和數學老師打招呼,説多虧了數學老師的關照,孩子的成績才這麼穩定,一直都挺好,數學老師很納悶,跟小杉説道:"我一直打算去你家家訪來着,孩子這個數學成績一直都提不上來,跟他原先的成績相差有點大啊,不知道什麼原因?",這些輪到小杉納悶了,怎麼會差呢,99分的數學成績啊。
老師聽到小杉説99分的時候,表現的很詫異,兩次模擬考,孩子都只考了70多分啊,他原先的成績確實是穩定在90分以上,但是這幾次考試,都是70多分,小杉震驚到了,難道兒子撒謊了,但是試卷上的成績確實是99啊,老師聽完以後,跟小杉説道,還是回去檢查下孩子的試卷,看問題出在哪裏。
小杉回去後,就叫兒子拿試卷,兒子磨磨蹭蹭,就是不願意,小杉這才察覺到,孩子肯定真的有貓膩了,把卷子拿到手,仔細看了,才發現試卷的成績是改的,79改成的99,打了叉的題目被塗改液改掉了。
小杉氣憤極了,問道孩子為什麼要撒謊,孩子説因為怕小杉罵,所以就改了,第一次改沒發現,後面就改了第二次,如果這次小杉沒發現,下次成績不好,孩子還可能改第三次。小杉這才意識到因為自己的大意,孩子居然養成了撒謊的壞習慣。小杉慶幸發現的及時,但是壞習慣要怎麼才能讓孩子改掉呢?
分析:
小杉的孩子一直都是聽話的乖寶寶,但是因為成績下降,不敢跟小杉説,所以就自己改了成績,因為第一次的僥倖,孩子嚐到了甜頭,就開始了第二次,如果小杉沒有及時發現,可能就有第三次和第四次,小杉慶幸自己及時發現,但是苦惱於如果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①小杉的兒子一直都是比較乖的小孩
②孩子因為怕被罵而改成績。
③小杉及時發現,但是苦惱於如何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1. 喜歡打人
有些孩子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就試圖通過用武力去解決,一般喜歡打人的小孩都是身高體格較大的孩子,仗着自己的身體優勢,習慣用武力解決,這種霸道的行為一定要糾正,因為這個就是校園霸凌的開始。
2.害怕懲罰而撒謊
一般孩子因為害怕懲罰而撒謊,説明父母並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在孩子認為,只要犯錯,那麼一定會遭受批評,如果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包容,用温和的方式解決孩子的問題,那麼孩子可能就不會通過撒謊的方式去躲避自己的錯誤。
3.喜歡發脾氣
一般喜歡發脾氣的孩子,一是源於遺傳,父母一方就是脾氣比較暴躁的,所以孩子天生脾氣可能就不太好,還有就是父母慣出來的壞毛病,孩子一發脾氣,就立刻滿足孩子的需求,所以孩子就開始變本加厲,這個壞習慣一定是要改掉的,會嚴重影響孩子以後的社交。
1.適當為孩子確立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不給孩子樹立相對的規矩,孩子就會無章法,隨心所欲。父母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設置不同的規矩讓孩子去遵守,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讓他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慢慢養成遵守規矩的好習慣。
2.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父母不作出好的榜樣,孩子怎麼可能會有好的習慣,就像閲讀,如果父母有一方特別喜歡讀書,那麼這種習慣一定也會感染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同樣,玩手機也是一樣,父母如果特別喜歡玩手機,那麼孩子肯定也是手機迷。
3.鼓勵與批評相結合
父母需要明辨是非,錯就是錯,對就是對,錯了就要批評,對了就要及時鼓勵,一味的批評教育和一味的溺愛都是在毀孩子。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批評和鼓勵都是同等重要的東西,二者缺一不可,批評是矯正孩子行為,鼓勵是讓孩子保持好的行為。
育兒悄悄話:每個壞的習慣的養成可能只要幾天的時間,但是每個好的習慣的養成,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擁有好習慣的人往往比沒有好習慣的人成功的概率大。如果想要孩子擁有好的習慣,父母一定要用心去教育與指導,有志者事竟成,每個孩子都是璞玉,只等着散發光彩。
育兒討論角:你的孩子有哪些壞的習慣和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