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自從寶寶可以開始吃輔食以後,很多媽媽們就都會考慮什麼時候才能讓寶寶和大人一起吃飯。因為每天給寶寶準備輔食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有時候光孩子的輔食就要做大半天,然後還要考慮大人吃什麼,一天做好幾頓飯確實讓不少媽媽感到頭疼。
尤其是遇到要出去吃飯的時候,由於寶寶要吃自己的輔食,出門就只能找一些有提供寶寶輔食或者是寶寶能吃的菜,要麼就在家做好帶出去,很是麻煩。於是,媽媽們就會關注,寶寶要多大才能正式吃“大人飯”,為什麼?
在寶寶輔食的添加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從6、7個月大就開始慢慢接觸各種食材,從米糊到食物,從單一到多了。 寶寶吃輔食吃到一歲半以後,基本上我們平時吃到的東西,寶寶都已經能夠適應進食,因此也有不少家長會在寶寶兩歲左右就開始讓寶寶和大人一起吃飯。
但是, 我們會更建議寶寶的輔食能夠單獨做到三歲以後,這樣無論是寶寶的咀嚼能力、腸胃消化能力以及口味發展,都已經能夠和大人差不多。過早讓寶寶和大人一同吃飯,可能會對寶寶的身體吸收、腸胃健康造成負擔,久而久之還會傷及寶寶的身體底子。
因為相對於成人來説,寶寶雖然能夠吃和我們一樣的食材, 但是在食物的大小、調味、軟爛程度上還是有所不同的。媽媽們在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就更應該注意好和大人的烹飪方式區分開來:
1、寶寶的食物要更加精細:好好的進食能力有限, 因此對於一些體積比較大的食物都比較難進食,甚至會出現嗆食、噎食的情況。為了寶寶的進食安全,媽媽的輔食就要做得更精細一些,把肉菜都要切得細緻一些,避免大塊、長條的食物出現,這樣寶寶才好進食。
2、寶寶的食物調味要更清淡簡單:很多大人的餐桌上會出現一些重油、重鹽、麻辣等調味很重的食物,這些都不適合寶寶進食的。 寶寶的飲食調味要以清淡簡單為主,否則很容易加重腎臟的負擔,簡單的鹽油及醬油調味,口味也不能太重。
3、寶寶的食物要做得更軟爛:三歲前的寶寶口腔的咀嚼能力以及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都比較有限, 飲食食物是否好嚼、是否好消化就會影響到寶寶身體營養的吸收效率。因此,寶寶的食物要更軟爛一些,對於比較硬的東西,可以適當延長烹飪的時間,這樣寶寶好進食也好消化。
在寶寶吃飯這件事情上,也並不是一定要寶寶三歲後才可以開始正式吃“大人飯”, 寶寶是否能夠和家人一起吃飯很關鍵的一點還是在於家裏的烹飪風格是怎樣的。口味清淡簡單的可以提前一些,口味偏重的則需要適當延長一些。
很多南方家庭的飯菜本身就比較清淡,平時也很少會吃一些重油重鹽的菜,那麼日常的飯菜也能夠基本符合寶寶的進食需要。 只需要在吃飯的時候,對菜進行更細緻的加工處理,讓寶寶更好進食即可。
寶寶和大人一起吃飯,是需要父母在吃飯上面向下兼容寶寶的進食特點的,比如: 在做飯的時候需要控制好調味,保持清淡的飲食避免辛辣重口味,可以多選擇一些魚肉、雞蛋等質地比較細膩的菜,這樣寶寶也好進食。只要做好相對應的調整,寶寶和大人一起吃飯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重要提示:寶寶一歲半以後就能夠吃各種各樣的食物,會建議三歲後才開始吃大人飯,因為寶寶的進食需要更精細的食物、更清淡簡單的調味以及更軟爛的烹調。但要不要和大人一起吃飯,還是要看每家的飯菜烹飪風格如何,大人吃飯需向下兼容寶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