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甘井子區市場監管局發佈消費提示,家長無論領孩子室內、室外遊玩,還是給孩子買禮物,在選購時一定要為孩子把好關,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快樂、健康的兒童節。
消費案例一:
王女士帶孩子在室外遊樂場玩碰碰車,因孩子太小撞擊時導致孩子額頭磕傷,最後雙方協商按照兒童意外險賠償處理解決。
提示:作為商家除了保障遊樂場所設施安全之外,同時應該做好安全提示,設定遊樂場規則,比如項目適合的年齡段、身高等,並在顯著位置公示,而服務人員也應適時提醒家長做好安全防範。作為家長應該盡到看護責任,儘量選擇安全並有資質的遊樂場所,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段的遊樂項目,不要為了給孩子體驗刺激,選擇一些不適合的項目,造成孩子身體上的傷害。
消費案例二:
孫女士在某玩具店花了 30 元購買了玩具小鴨,玩了一會兒發現孩子的手和放玩具的地方都染成了黃色,拿在手裏有粘乎乎的感覺,與商家協商退換無果,後在調解人員的調解下退貨。
提示:家長避免購買"三無"的兒童玩具,這樣的玩具沒有質量保證,內在材料也很難確定是否符合國家標準。還有一些玩具工藝比較粗糙,顏色過於鮮豔,有的含漆的玩具很容易掉色,可能會對嬰幼兒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儘量到比較正規的商場購買。
消費案例三:
劉先生花費 120 元購買了一把兒童電動噴射彈丸玩具槍,當時銷售人員宣傳玩具槍有紅外線瞄準功能,實際上卻沒有這種功能,就是普通的玩具槍。玩具槍在玩的時候不小心打到身體,非常得疼,投訴之後在調解人員的調解下退貨。
提示:家長在購買時不要偏聽偏信銷售人員的一面之詞,要仔細閲讀產品説明書,瞭解實際功能和用法。特別要注意避免購買噴射彈丸、尖鋭部件的玩具,孩子一旦操作不當容易引發身體傷害,家長要關注包裝上標註的適合年齡,選購與孩子年齡相匹配的玩具。
除此之外,網購兒童用品也要理智,根據實際生長需求,瞭解產品的安全性、功效、生產廠家等信息,保存好發票、廣告宣傳網頁、聊天記錄等各種消費憑證,以便發生糾紛時更好得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齊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