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都説“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學會分享是生活中的小技巧,也是一個人豁達開朗的一種寫照,同時也是一個人性格的外在表現方式。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培育出一個儘可能完美的孩子,將來貢獻社會、報答社會。可是我們不難發現,因為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開始就“霸佔”了長輩所有的愛,長此以往,可能使孩子養成自私的性格。家長們如何防止將來孩子變得自私?請做好以下3點。
1.“強迫”孩子把心愛的東西分享給家人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不管是食物也好、玩具也罷,孩子多半會把自己喜愛的東西據為己有,甚至不願意跟任何人分享。這是一種天性,也是家長長期關愛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要趁早“強迫”孩子把喜愛的東西分享給家人,並且予以鼓勵,讓孩子知道,在這個家庭中,還有很多重要的人物。同時這個過程也能讓孩子體會到“分享”帶來的喜悦感。
2.教孩子把東西分享給同學和朋友
孩子的一生中,最先接觸到的是父母和長輩,接下來就是同學、朋友和老師。與親情不同,孩子在學校裏會第一次接觸到友情、第一次嘗試與同齡人相處。在家裏,孩子可以享受父母無盡的愛,但是到了學校裏,所有孩子都是平等的。讓孩子學會和同學以及朋友分享自己的快樂,會讓孩子享受到友情和來自同齡人的關愛,這對其人格的形成是非常有幫助的。
3.教會孩子適當學會“索取”
學會和別人分享是一種大方的生活態度,但是一味付出、不懂適時索取也不是一件好事。早一些讓孩子學會分辨是非,在長期分享的過程中適時向朋友和身邊的人索取一些對等的東西,也能讓孩子瞭解哪些朋友值得交往。同時,適時的索取能讓孩子感受到與人分享帶來的快樂和收穫。
結語:很多家長以為教育孩子是老師的事情,自己只需要負責孩子的物質生活即可。其實家長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同時家長的一言一行都能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孩子就像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時間久了之後,孩子也會形成和家長類似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作為家長要做好榜樣,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