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建議母乳餵養每天8次左右,母乳充足,寶寶則會每日排尿5一6次,排便2一4次。
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不僅需要寶媽的細心照顧,更不能缺少寶寶的營養。在剛剛產後,很多婆婆會給自家寶媽喝下奶湯,生怕奶量不夠影響寶寶的吸收。
寶寶頻繁吃奶,是不是自身奶不夠?
莉莉剛剛生產完,婆婆就給莉莉做了下奶湯,怕莉莉自身奶量不夠影響寶寶吸收。莉莉產後26天,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奶變小了,自己就不禁有疑惑,是不是我的奶量少了?
寶寶這幾天一直要吃,好像是自己的奶不夠了,於是婆婆就給寶寶衝奶粉,説是自己的奶不夠,寶寶會吃不飽的。
其實很多寶媽都會自我懷疑:寶寶吃奶頻繁,是不是我的奶量已經不夠寶寶的需求了呢?很多寶媽都忽略了一個問題:供需平衡。
母乳是否“供需平衡”的三個方面
1. 是否漲奶
很多媽媽都覺得自己不漲奶就是奶不夠,這種説法是不正確的,母乳是寶寶和媽媽之間的營養橋樑。奶量的多少會根據寶寶的吸收程度自然分泌,寶寶吸收多少,寶媽就會有多少奶量,會一種天然的動態供需平衡。
如果出現寶寶吃的少,媽媽的奶過多,也不必擔心。沒過多久媽媽的身體就會進行自我調節,平衡到寶寶需要的用量。
2. RF大小
研究表明:RF的大小是根據RF內的脂肪決定的。母乳的分泌和乳腺結構有關係,乳汁會根據寶寶吸收的量來分泌,而不是提前分泌好儲存在RF裏。
奶量不是根據媽媽的RF大小來看,小RF的媽媽,需要提高自身的營養,還要多喂寶寶奶,有助於奶量的增加。
3. 是否漏奶
有的寶媽產後會發現,奶時不時的會自動流出,隨着時間的變化這種現象會消失,甚至不再漏奶。漏奶是由於來了奶陣,由於生產過後的寶媽催產素的含量較高,容易形成奶陣,就會出現漏奶現象。
慢慢的供需平衡之後,這種現象就會消失,因為寶寶和媽媽之間形成了一種平衡狀態。只要寶寶需要媽媽的母乳,多吮吸RF,依舊會產生奶陣讓寶寶吃到奶。
影響母乳供需平衡的因素
1)出生的時間
寶寶出生1-2個月的時候,媽媽需要每天哺乳8-12次。寶寶出生3個月的時候,媽媽一天內哺乳的次數不能低於8次。
同時寶媽們還要注意,在哺乳寶寶的時候,一定要聽到寶寶吞嚥的聲音。這樣不僅能聽見寶寶吞嚥聲是否正常,還能觀察寶寶是否嗆奶。
2)排尿量
寶媽可以通過新生兒的排尿量來觀察奶量是否夠用。如果寶寶每天換尿布多於6塊,就證明奶量夠用。同時還可以根據大便情況來分析,寶寶一天至少有少量或者一次大量的軟便,證明寶寶攝入奶量充足。
3)體重情況
研究表示:寶寶出生1-3個月時,每月平均增加的重量應該在1kg左右;出生4-6個月時平衡,每月平均增加的重量應該在0.6kg左右。
由於剛出生階段寶寶的營養主要來源於母乳,保證了寶寶每月平均增加的體重量,就可證明母乳平衡。瞭解了母乳平衡之後,接着來説一下怎樣才會提高寶媽的奶量呢?
怎樣提高寶媽的奶量
1. 產後寶媽和孩子早接觸
寶寶出生沒多久就要和媽媽進行接觸,讓寶寶進行有效吮吸媽媽乳頭。研究表明:寶寶和媽媽過早的進行肌膚接觸可以將母乳的餵養率達到8倍之上,母乳的餵養時間也可以多增加三個月。
2. 寶寶多次有效吮吸
寶寶剛接觸母乳時,不用限定哺乳的時間和次數,反而是次數越多越好,研究表明平均一天至少8-14次最佳。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哺乳時最好選用後躺式餵養。研究表明:其他方式的餵養不適合寶寶的有效吸吮,同時還會造成媽媽的乳頭受傷。
3. 哺乳之前温熱毛巾敷RF
研究表明:哺乳之前進行温熱敷RF可以刺激RF分泌乳汁,使乳汁流通順暢,促進寶寶有效吸收,時間控制在2分鐘左右即可。
媽媽和寶寶之間會形成一種動態供需平衡,不必擔心自身乳汁不夠寶寶吸收。
今日話題:寶寶在吮吸媽媽乳汁時,還會遇到什麼問題呢?一起來討論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