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抱小毯子就不睡?寶寶太戀物,需要幫TA“斷舍離”嗎?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健康

在某網站看到一條視頻:一個寶寶正在“鬧覺”,滿臉的煩躁不安,寶媽扔給他一條小毯子,寶寶一把搶過來,抱在鼻子下聞了會兒,然後倒頭秒睡。

不少網友看了視頻哈哈大笑,稱“小毯子上帶了孩子的睡覺開關”。寶媽也吐槽:“一到睡覺的時間,這小毯子比親媽還管用”。

類似的視頻有很多:有的寶寶隨身抱着自己的毛絨玩具,髒了也不讓洗;有的寶寶睡覺一定要蓋固定的小被子,或者抱着一件舊衣服,沒有就會哇哇大哭。

寶寶為什麼對這些物品情有獨鍾呢?

  • 戀物:是寶寶給自己找的“媽媽替代品”

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期,美國心理學家哈里·弗雷德裏克做了個著名的“絨布安撫”和“替代母親”實驗。

實驗中,他選取了和人類94%基因同源性的幼年恆河猴,對它們進行一系列母嬰分離、依賴性需求以及社會隔離等測試,來研究母親對健康兒童發展的重要性。

實驗過程很殘忍:他把絨布和毛絨布做成假猴子,恆河猴幼崽對假猴子非常依戀,即便它們並不能提供奶水,幼崽們受到刺激或驚嚇時,還是會第一時間擁抱那隻假猴子,尋求保護。

這個試驗,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寶寶會深度迷戀某樣柔軟的物品,因為它們能給寶寶帶來安全感。

心理學家唐納德•温尼科特曾提出,這些對寶寶有特殊意義的物品,叫“過渡性客體”。

寶寶找不到媽媽的時候,在思念和不安感的驅使下,偶然發現小毯子、舊衣服或者毛絨玩具上,有媽媽和自己的味道,聞着這個味道,彷彿媽媽就在身邊。

這是寶寶發現的“新大陸”,它們能緩解自己找不到媽媽的焦慮,是媽媽曾經愛自己的證據。於是,寶寶創造了“媽媽替代品”。

它們對於寶寶的意義,甚至比媽媽的角色還重要。尤其是當寶寶要睡覺時,必須要抱着這些“媽媽替代品”才會安然入眠。

寶寶的這種行為,就是我們所説的“戀物”。

  • 情感忽視引發了寶寶“戀物”

很多父母擔心寶寶這樣戀物會影響心智發育,甚至以後會不會變成戀物癖。其實,寶寶的戀物情結,和成人的戀物癖完全不同。

寶寶戀物,源於寶寶對媽媽的依戀,能夠躺在媽媽温暖的懷抱裏,是我們基因裏自帶的天賦。

那寶寶為什麼會突然開始戀物了呢?家長要特別關注一個特殊時期——寶寶面臨分離時。

比如,在寶寶離乳、媽媽返回職場、分牀、入園等時期。

幼兒園每年開學時,如果家長細心觀察,會發現在新生班裏,很多寶寶懷裏都抱着自己的毛絨玩具或奶瓶,連睡覺時都抱着。

幼兒園老師也會提醒家長:在孩子第一天入園時,可以帶上孩子在家常玩的玩具,用來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

除了以上成長必須經歷的特殊階段外,父母還要警惕,以下3種成長環境,也會引起“寶寶戀物”。

1.家人之間缺乏交流互動,尤其與寶寶的互動較少;

2.有些父母嚴格按照寶寶的早期教育程序進行,忽視了寶寶的情感需求;

3.寶寶缺少家人陪伴,長期和手機、電視為伍。

  • 用更多關愛引導寶寶走出“戀物情結”

寶寶的戀物行為,是正常的情感需求,保持良好的親子互動,建立更深的親子依戀關係,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隨着寶寶的成長,很多戀物行為會自動消失。

所以,家長也不必過於驚慌,不要因為寶寶的一時表現焦慮不安,甚至嚴厲批評寶寶。

請用寬容和理解的心態,看待寶寶成長的小插曲。

除此之外,家長要多關注寶寶的情緒、行為變化,積極引導寶寶走出“戀物情結”:

1.儘量不要讓太小的寶寶獨處。確保小寶寶身邊有大人陪伴,隨時回應寶寶。

高質量陪伴寶寶的重點,在於父母的心思是否全部都在寶寶身上,多與寶寶進行眼神交流、語言互動、肢體觸摸,寶寶會心情愉悦,很有安全感。

2.適當增加寶寶日常生活的新鮮感。比如帶寶寶到新環境裏,玩新遊戲,逐步幫孩子接觸外界。

家長要給予孩子充分的情感關注,在孩子膽怯退縮時,及時、積極地給予安撫回應。

3.多帶寶寶交朋友,滿足寶寶與人情感交流的需求,擴大寶寶的活動範圍和人際圈子,寶寶對物品的關注度自然就減少了。

4.用包容平和的心態對待寶寶依戀的“小毯子“,不要簡單粗暴地扔掉,要相信寶寶能順利度過這段特殊生長期。

從襁褓嬰兒到走進校園,寶寶的成長,只在彈指一揮之間。

我們無法逆轉寶寶的成長規律,我們唯一能為寶寶做的,就是更用心地陪伴。

當孩子篤定自己被愛着,“戀物情結”自然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