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處暑”之後,養生有“三忌”,保你離病牀越來越遠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健康

今日“處暑”,一個有“離別”意義的節氣;所謂的“處”,其實就是“去、過度、停止”的意思,到了處暑,代表着夏天已經停止,處暑的意思就是“出暑”,炎熱會至此慢慢離開我們。立秋之後的那幾天,秋天的感覺其實並不太濃烈;從今天(處暑)開始,樹葉會慢慢凋落,温度也會逐漸下降;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做好養生工作,幫助自己遠離醫生和病牀。

我們經常説“處暑寒來”,雖説真正的寒冷還未來到,但這個時間段的“早晚”已經帶有涼意,秋天的乾燥也會逐步明顯起來。

處暑時節,做好“防燥、祛濕和養胃”,不讓身體受傷:
  • 適當增加衣物,注意防寒:

到了處暑,慢慢的就會增加秋雨的降臨頻次,此時濕氣較重,與熱同行;這個時節,各位應該根據天氣適當增加衣物,別被忽冷忽熱影響到身體健康。

一般來説,早晚較為寒冷,請您多穿一件外套做好防寒,以自身感覺到温暖為準,但是又不建議出汗。

  • 調整飲食,做好“養胃”:

秋天是“消化系統疾病”高發的時間段,保護胃腸是這個階段該做的事情。

處暑之後,少吃點油膩、口味重的食物,給你的胃腸減輕負擔,飲食偏温熱、柔軟,讓胃處於“舒適的狀態”。

此時,飲食應該儘可能偏向“清淡”,烹調出的菜餚應該少鹽少油少糖,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風險,給胃腸一個“休息”的時間段。多吃低熱量的蔬菜和菌菇類食品等素食,少吃肉,飲食多選擇蒸、煮、燉等低温烹調方式,還原食物的本真味道,減少由於高温烹調產生的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質。

  • 防燥熱,多喝水:

雖然已經立秋,雖然天氣慢慢轉涼,但凡事總會有一個過程,處暑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氣候仍然會比較乾燥,白天仍然比較燥熱,那麼,“多喝水”將是大家應該做到的一個“重要細節”。

在處暑之後的日子裏,建議大家的每日飲水量可以達到2000毫升,1700毫升是最低飲水量,還原身體的那份濕潤。在喝水這裏,我還要重點強調一下,飲燒開煮沸後晾到温熱的白開水即可,很實惠且很安全。

  • 多休息,避免“秋困”:

秋季,本身是一個容易睏乏的節氣;此時,多睡一會、睡個好覺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

言於此,給自己打造一個温馨、舒適的睡眠環境,無光、空氣清新、被褥乾淨是基本要求,成年人每天應該睡足7—9個小時,適當給自己留出20—30分鐘的午休時間。

  • 適當運動,預防肥胖:

任何一個季節,都不應該缺少運動的陪伴,秋天更是如此。初秋時節,每日都該有運動,少讓自己坐着,沒事的時候多運動,單日運動時間應該在30分鐘以上,做家務、慢跑、快走等運動都是靠譜的選擇。

不肥胖的你,一定會感謝勤勞的自己。

處暑之後,注意“三忌”:
  1. 忌“疲乏”:初秋之後別累着,該休整的時間段,過度勞累必然傷身,所以要重視休息。
  2. 忌“辛辣刺激”:飲食拒絕辛辣刺激,胃腸會更加舒服,避免過分乾燥上火。
  3. 忌“燥熱”:多喝水,多吃些湯和粥,刻意增加飲水量,改善秋燥。

處暑之後,該注意身體了;做好身體的保養,你的身體必然會感激自己;秋後養生,您學會了嗎?

注: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