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媽説,原創內容。
我家寶寶每天吃好多次奶,但每次吃的很少,有時候她吃多了,我都覺得她會撐到,但她還是要吃,有時候一打嗝奶就都出來了,嚥了以後還是要吃,不給吃就來回找,也不哭,就是哼哼唧唧的吃手、吃衣服、吃包被,逮到啥就吃!這種情況的吐奶,是寶寶吃撐了嗎?
這是一位媽媽的留言,新生兒吐奶很常見,但也是讓不少媽媽最擔心害怕的事情。
剛當媽媽本就沒經驗,一看到寶寶大口大口的吐奶,真是全身都緊張到不行。
新生兒總吐奶是不是“吃太飽”了?
不少媽媽覺得寶寶吐奶就是吃多了,吃的都吐出來了。
其實,小嬰兒更容易出現吐奶,也和他們的胃部發育不成熟有關係。
如下圖,新生兒胃是水平狀,而且胃部的兩個口,上口松下口緊,若是寶寶吃奶吃太飽,就很容易出現吐奶。
而新生寶寶還不會坐,大多是躺着,若是剛吃完奶就放下,也更容易吐奶。
寶寶頻繁或大量吐奶,更要當心是餵養方法不對
也有的媽媽會問:為什麼同樣是新生寶寶,有的寶寶頻繁吐奶,有的寶寶卻不吐奶呢?
其實,除了我們熟知的“吃太飽”外,更可能是餵養方法不對,常見的有下面這幾種。
錯誤喂法一:餵奶時機不對
吃母乳的寶寶講究按需餵養,只要寶寶想吃就餵給寶寶吃。
但是,聰明的媽媽還善於捕捉寶寶“飢餓信號”。
一般寶寶餓了會先給寶寶發出小信號,若沒被媽媽發現,還會使出終極大招——啼哭。
但往往這時寶寶已經很餓,會吃奶很快,甚至邊哭邊吃,就容易同時吃進去很多空氣,胃裏的空氣多就會“作妖”,加重寶寶吐奶。
因此,媽媽要準確捕捉信號,及時給寶寶餵奶,避免寶寶特別餓了才餵奶、哭鬧時餵奶,吃奶時機對,同時吃進去的空氣少,能有效減少吐奶情況。
錯誤喂法二:餵奶姿勢不對
給寶寶餵奶,聽起來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其實裏面有很多學問。
而且母乳餵養和配方奶餵養的姿勢也有很大區別,若姿勢不正確,也是容易讓寶寶吃進去過多空氣而吐奶。
來跟着京媽學學正確的餵奶姿勢:
① 先看母乳餵養,一般是坐喂和躺喂兩種方式。
坐着喂,一手放在寶寶頭後方,護好頸背部,另一隻手託着寶寶的臀部,頭略高於臀部,吃奶時寶寶的嘴巴要含住整個乳暈,吸空一側後再換另一邊繼續吸吮。
若是奶陣來臨,可用託臀部的手,食指和中指輕輕按壓乳房,減緩奶水流出速度。
躺着喂,寶寶躺在媽媽身邊一側,不要讓寶寶枕媽媽手臂上,也不要用手按壓寶寶頭部,讓寶寶頭部和身體呈一條直線,鼻子對着乳頭。
② 配方奶餵養,最好是採用抱着餵奶的姿勢,抱姿和母乳餵養姿勢類似。
但餵奶時要注意把奶瓶奶嘴完全放入寶寶嘴巴里,奶嘴的孔徑大小合適,奶瓶中的奶水沒過奶嘴,避免吃進去太多空氣。
錯誤喂法三:奶流速度太快
奶流速度快,就會讓寶寶吃的太急,就容易因來不及吞嚥而吐奶、嗆奶,甚至抗拒吃奶。
比如吃母乳寶寶,奶陣來臨,喝配方奶的寶寶,奶嘴孔徑過大,就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怎樣控制吃奶的速度呢?
母乳餵養時,若是奶陣來臨,媽媽會有感覺,就可以用食指和中指輕輕按壓,不讓乳汁流出過快。
喝配方奶的寶寶,選擇合適月齡的奶嘴,一般孔徑都合適,便能確保流速合適。
錯誤喂法四:餵奶前後安排不當
當寶寶吃飽後,若是媽媽給寶寶換尿布,或者逗寶寶玩,會讓寶寶吐奶加重。
因此,要在吃奶前先換好尿布或紙尿褲,避免吃飽後一通折騰,也能有效避免寶寶吐奶。
除了換尿布,剛吃飽後也不要逗寶寶玩,可以拍拍嗝、斜着抱一會兒,或是讓寶寶躺下,剛開始可以先側躺一會兒,但大人一定要在旁邊看着,避免發生危險。
看完這些,前面這幾種錯誤的餵奶方法,你有沒有犯過呢?
寶寶經常吐奶,可能是你這些方面沒做對,以後一定不要做錯了!
對於小寶寶來説,吐奶很常見,大多是正常的,因此新手媽媽也不要太緊張,重要的是養育寶寶過程中,避免做錯,加重寶寶吐奶。
因此,新手媽媽平時要多學習些育兒知識,除了餵奶,還有很多其他護理、發育、早教、睡眠等方面的問題,只有自己都瞭解了,才能更好地照顧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