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欺負後總是默默承受,家長需要走進孩子內心,幫娃排憂解難
電影《少年的你》和電視劇《隱秘的角落》都反映了一個存在已久的校園問題,那就是許多孩子在上學時都被欺負過。這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屢見不鮮。
前幾天,小榮就在家長羣中留言道,孩子被別人欺負後選擇了沉默。孩子不反抗倒也罷了,最關鍵的,是孩子沒有告訴自己和老公。都説家庭是孩子的港灣,為啥孩子不願意“靠岸”呢?
一、為什麼孩子受到欺負,不願意跟父母訴説?
1、孩子説話,得不到家長的認同
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負,本來是一件非常窩囊的事情,孩子和家長述説,其內心其實是希望得到家長的安慰和關愛的。可有些家長的出發點卻不一樣,説出來一些話,比如“為啥你總是受欺負?你也欺負欺負他們呀?”“總給我惹事,不能省點兒心?”等等話語,這些話的潛台詞就是孩子不懂事,還給家長添亂。孩子沒有從家長那裏獲得慰藉,還被二次傷害,下次肯定不會找家長訴説了。
有些孩子的忍受能力是非同尋常的,他們認為自己受到了外界的欺負,自己是可以忍受的,根本不值得回家和家長提及此事。等孩子上了初中之後,在其內心深處,已經將自己當做一個大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處理,根本就不屑與家長説。有些孩子認為自己被欺負,只是同學之間的玩鬧罷了,事態也不嚴重,沒有必要和家長提及。
3、孩子受到欺負者的威脅
若是存在校園霸凌事件,欺負人的那些孩子,通常會對被欺負者有語言上的威脅,不讓孩子告訴家長或者老師,否則,將會給孩子帶來更為猛烈的打擊。孩子受到威脅,心裏更加懼怕,所以,寧可自己受委屈,也不願意告訴家長了。
經常保持家長和孩子雙方正常的溝通和交流,還可以增進雙方的親子關係,孩子成長起來更加有安全感,心理也更為健康。那麼,作為主動方的家長,如何操作,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幫助孩子排憂解難呢?
二、家長如何才能真正走進孩子內心,幫孩子排憂解難?
1、家長要具備共情能力
當家長不能理解孩子説話背後的隱性含義時,説明家長和孩子之間還是缺乏共情能力的。説得更簡單一些,家長需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因以成年人的思維想孩子的事情,兩者不是對等的。家長要體會到孩子受委屈時的心情,向孩子表示出來家長的關愛和安慰,讓孩子能夠感受到自己不是孤單的,是能夠被家長理解的,是能夠得到家長支持的。
家長和孩子之所以存在理解上的隔閡,在於相互之間沒有默契,而默契的形成,就需要雙方經常在一起,多交流,多一起活動。若是孩子的一個眼神,一個舉動,都能夠被家長看在眼裏,並且能夠猜出孩子背後所隱含的內容,説明家長和孩子形成默契感了。若是孩子回家後和家長從來不交流,家長也不花時間陪伴孩子,想要讓孩子和家長交心,恐怕就比較困難了。
許多家長寧可去打麻將,也不願意陪孩子,或者孩子想和家長説幾句話,家長卻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這樣家長是無法走進孩子內心的。家長對待孩子,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孩子問你一個問題,還能回答,等孩子問三個問題時,就嫌孩子麻煩了,讓孩子一邊玩去。當家長對孩子的話認真傾聽,且回答時不加以敷衍,也就建立起孩子的信任,孩子也就會願意和家長聊天了。
有一位主持人曾經説過,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對錯的地方。家長不要以自己的權威去壓迫孩子,讓孩子處於弱勢。其實,隨着孩子不斷成長,孩子希望家長能夠和自己平等對待,雙方以朋友的心情相互交流,孩子才能敞開心扉而無話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