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沒事兒別亂喊寶寶名字,三種情況要注意,否則怨不得娃“不聰明”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健康

“寶寶,媽媽在這裏”、“小寶貝,快看媽媽”、“娃兒嘞”……

養了娃後,有事兒沒事兒總想喊一喊,一張熱臉貼在寶寶面前,就等着奶憨子給咱回個笑臉。可想不到的是,寶寶的名字居然不是説喊就能喊的,方法不當還會影響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

身邊事兒

好閨蜜燦燦給我打電話,家裏的二丫六個月了,身高、體重、大運動等方面都發育的很好,唯獨有一點,家裏人喊她名字時,二丫總是不回應,長輩們嘀咕,這姑娘是不是不太機靈。

這説法可急壞了燦燦,寶寶哪裏都好好地,怎麼就不機靈了呢,不回應名稱就代表不聰明嗎?難道二丫真的是聽説能力有些問題?

好在現在網絡技術發達,燦燦找到一個付費平台諮詢了兒科專家。專家經過詢問具體情況,將分析結果告訴燦燦。

二丫並不是家裏人所謂的不聰明。之所以有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家人太過“疼愛”寶寶,給孩子起了很多乳名,在呼喚寶寶時經常更換稱呼,讓寶寶產生了混淆,後期及時糾正即可慢慢改善。

呼喚寶寶名字要講究方法

聽到專家的解答,我略感震驚。呼喚寶寶名字這麼自然普通的事情,居然也要講究方法。帶着疑慮,我上網進行搜尋,發現寶寶不回應家人呼喚的情況並非個例。

著名兒科醫生鮑秀蘭診室的專家團隊還曾為這種情況做出解疑,提出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多是因為產生了名稱混淆,家人方法不當令寶寶對回覆呼喚失去興趣等原因。

所以,這跟寶寶聰不聰明並沒有直接關係,只要找到原因及時採取措施,是可以糾正過來的。

三種情況要注意

①避免給寶寶起過多名字

寶寶的名字太多,家裏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分別叫寶寶不同的名字,就會讓寶寶產生混亂,分辨不清哪一個才是自己的名字。

比如燦燦家有兩個孩子,一家四口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週末空閒時間還會帶着孩子們回孃家和外公外婆、舅舅團聚。二丫又生的可愛,可謂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

可從姑娘剛出生開始,全家人也沒有對二丫的小名達成一致意見,各叫各的(二丫是隨燦燦喊的乳名)。

小貼士:建議從寶寶出生甚至還是胎兒開始,家人就固定一個名字去叫寶寶。

②寶寶響應時,家人要給予反饋

我們有時喊寶寶的名字時沒有任何目的,只是隨口叫叫。如果有事沒事就這樣叫一下寶寶,寶寶回應後,家人又沒有任何下文,不給予任何反饋,久而久之就會讓寶寶感到無趣。

當家里人再叫他時,寶寶會覺得無聊,就不會再對喊他的名字有反應了。

小貼士:建議家人在有需要的時候呼喚寶寶。或者只是出於想逗弄寶寶時,在寶寶有反應的情況下,一定要記得回給寶寶一個微笑或者一個擁抱,再或者一個玩具也很好。

主要的目的是讓寶寶知道,家人在呼喚他的名字時,是有需要、有目的並且有意義的,促進寶寶積極的反饋。

③不要打擾到寶寶

當寶寶正在專心的做事時,儘量不要呼喚他們以免打擾。比如在寶寶吃奶時,如果我們呼喚寶寶,很可能不會得到回應。

小貼士:建議家人在寶寶專注於做事情時,不要着急呼喚寶寶。一來寶寶可能因為太過專注而忽略家人的呼喚,二來這種強行打斷的方式也會讓寶寶分心,讓寶寶有不滿意的情緒,在家人喊自己的名字時,更不願意回應。

結語

養育之路沒有一件輕鬆的事兒,通常情況下,根據語言能力的發展,4~7個月的寶寶會逐漸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

如果家人發現寶寶超過這個月齡後不回應家人呼喚名字,而其他方面的發育就一切正常,不妨自查一下是否忽略了上述三個情況,是不是因為家人的不當方式導致寶寶不愛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