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牙齦上長了米黃色小米粒——馬牙,媽媽們不用着急
新出生的寶寶,4-6周時,牙齦上突然多了一些黃白色的細小物,寶媽麼非常着急,怎麼辦呢?要不要去看醫生?今天小編帶你認識一下新生兒馬牙。
馬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他不是口腔疾病,二十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影響,家長們不用擔心,一般不需要特比處理。
在新生兒階段,寶寶的牙齦或上顎部分,有時候會長一些黃白色的豆或芝麻細小物,這由於上皮細胞堆積或由於粘液腺瀦留腫脹而引起的,並非感染所致,這一般不是病,不會對寶寶成長髮育造成大的影響,會在寶寶出生後的幾個月內消失。這就是馬牙。
馬牙形成的原因
胎兒在4-6周時,形成了牙的原始組織--牙板,牙胚是在牙板上形成的,當牙胚脱離牙板生長為牙齒時,斷離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時這些斷離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細胞團,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長期留在頜骨內,有的被排出而出現在牙牀黏膜上,即為“馬牙”。
寶寶馬牙應該怎樣護理?-育兒小貼士
“馬牙”一般沒有不適感,個別嬰兒可出現愛搖頭、煩燥、咬奶頭甚至拒食,這是由於局部發癢、發脹等暫時不適引起的,一般不需做任何處理,家長們不用擔心,隨着寶寶牙齒的生長髮育,“馬牙”會被吸收或自動脱落的。
馬牙可不是感染,不要貿然拿沒有經過消毒的針去挑,或用濕巾拭擦。,寶寶的口腔黏膜比大人的更加薄弱嬌嫩,粘膜下的血管也是十分豐富的,盲目擦拭後破損的幾率非常高,而寶寶本身的抵抗力很弱,一旦口腔破損後,就容易引起口腔細菌感染,從而誘發口腔炎或骨髓炎,不僅寶寶受罪,嚴重的引起敗血症,危及嬰兒生命。
但是,如果“馬牙”過大,影響嬰兒吸奶,可用2%紅汞消毒,用消毒針挑破“馬牙”,放出內容物,即可癒合。
當然,最好還是找專業的以上看一看,對一些不確定的情況要諮詢專業的醫生,切記不可盲目處理,傷及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