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道路上,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其教育方式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其實,想要讓孩子真正成長起來,父母應該要學會“忍”。
1、忍住不和別人家孩子比較
盲目的比較,不僅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還會讓孩子無法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對成長和發展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印度一位哲學家曾經説過:當父母愛他們的孩子時,他們不會拿他和其他的孩子做比較。
因此,父母們如果愛孩子,就請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不必拿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與自己家孩子的弱勢相比較,應該以平和的心,客觀看待孩子的成長,不讓孩子活在父母評價中,也不要讓孩子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下,這是為人父母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2、忍住不包辦孩子的生活
中國很多家長寵愛孩子,捧在手心裏怕掉了,放在嘴裏怕化了。久而久之,孩子什麼也沒有嘗試過,自然也就不會了。
一個人只有真正獨立了,才會想要通過自己的能力去獲取想要的幸福;反之,則只能活成廢柴。一個人如果不具備獨立性就無法生存,更談不上發展了。因此,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是刻不容緩的。
龍應台曾説: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輩子,有些人,有些事,孩子註定要一個人去面對,只有父母捨得放手,孩子才能走得更穩。
3、忍住不催促孩子
有句話説,太完美的家長,一定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的確,節目中的一個實驗也間接證實了這點。
為什麼會不熟練?因為背後有完美的家長,事事替孩子做,於是便養成了孩子所謂做事磨蹭的習慣。
另一方面,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做事呈現出來的狀態就不同。我們要尊重孩子間的這種差異,並表示: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我想,為人父母,都應該和龍應台一樣,面對磨蹭的孩子,擁有足夠的耐心和這樣的信念,只有讓孩子去承擔放縱自己的後果,他才能學會自律、學會責任、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有些父母總是事無鉅細的照顧孩子,幫他們收拾書包、催着孩子起牀穿衣,早飯遞到手上,孩子快遲到了,家長比孩子還着急。
殊不知,孩子終歸是要長大,獨自面對困難和挑戰的,而我們做父母的,要做的就是就是陪伴孩子成長,而不是干涉他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