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老人帶娃常説的幾句話,不僅傷孩子的心,還會破壞親子關係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健康

一個人要是一直唸叨一句話,時間久了就會形成心理暗示,並對其信以為真。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隔代育兒在我國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現象,在所涉及的老人中,奶奶依舊佔據帶娃的主力軍,作為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紐帶”,她們既可能是親子關係的“催化劑”,也可能是“破壞劑”,有些老人在育兒的過程中口無遮攔,或許看似無心的一句話,可能傷娃於無形。

案例

思思在孩子斷奶後重返職場,將娃交由婆婆照顧,馬上寶寶就要上幼兒園了,可是身上卻有一堆壞毛病,有時候看到孩子做得不對,趕緊上前教育制止,婆婆立馬上來袒護。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思思説兒子現在越來越難管教了,對奶奶的親熱度和依賴度遠超過她這個當媽的,孩子根本聽不進去自己説的話,在娃面前越來越沒有母親的威嚴,這讓她倍感無奈。

其實,多數寶媽應該都有類似思思這樣的苦惱,老人幫忙帶娃,在給子女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的親子隔閡。

據一項抽樣調查結果顯示,55.65%的受訪者認為隔代育兒對親子關係存在一定程度的負面影,16.52%認為存在嚴重影響,20.43%的受訪者認為影響較小,只有7.40%的受訪者認為沒有影響。

為何隔代育兒會產生負面影響?老人的言傳身教對娃的影響較大,其中,語言教育最為致命,如果老人經常在孩子面前説這樣幾句話,可能會使親子關係處在危險的邊緣。

老人帶娃常説的幾句“傷人話”

1、“媽媽不陪你、不疼你、不愛你……”

有的老人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可能會説:“你要再哭,爸爸媽媽就不來接你了”、“乖啊,媽媽不愛你,奶奶疼你……”

如果採用媽媽不愛你、不要你之類的話威脅孩子,他們可能害怕失去而暫時妥協屈服,可是內心可能會信以為真,久而久之,導致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長期處在焦慮不安、煩躁、懷疑的負面情緒中,不僅影響身心健康,還會疏遠親子關係。

2、“你爸沒本事”、“你媽懶……”

有的老人可能會將對女婿或者兒媳婦的偏見和矛盾,轉為帶情緒的話説給孩子聽,看似不經意,其實孩子心裏一直在給爸爸媽媽減分,父母是孩子崇拜和敬佩的對象,如果老人一味地貶低自己的爸媽,可能破壞父母在孩子心裏的好形象,繼而影響到親子關係。

3、“沒事兒,奶奶在呢,他們不敢把你咋樣”/“娃還小呢,你們跟ta計較啥”

老人偏袒孩子是隔代育兒中常見的現象,尤其是在父母批評孩子時,老人總是要出來摻和,時不時給娃當擋箭牌。

或者父母禁止孩子做的事情,比如吃零食、看手機等,奶奶仗着自己的輩分高縱容孩子去做,長此以往,孩子不僅不會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反而養成做錯事就有人兜底的心理和習慣,而且也讓孩子的父母沒有威嚴性。

這樣做不僅影響親子感情,還會使孩子變得“兩面派”,造成孩子的是非觀和價值觀混亂,長期縱容下去,孩子會變得越來越難管教,目無尊長、脾氣差等等。

千萬不要以孩子小為藉口包庇孩子的錯誤,這樣只會使他們養成逃避責任的壞習慣,俗話説:“慣子如殺子”,小時候有小問題不管教好,長大後會更加肆無忌憚,釀成大錯後就為時已晚了。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3歲左右開始形成獨立的人格,且對自我有了認知,他們懂得知識雖少,卻有很強烈的感覺,説一次或許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但是反覆當着孩子的面講,會給他們強烈的心理暗示,並且形成一種慣性思維。

如今的生活壓力很大,諸多年輕父母無法同時兼顧和平衡好家庭與事業,也就需要老人幫忙分擔,可是隔代育兒面臨的挑戰很大,老人帶娃的付出確實值得稱讚,可是有些問題還是得注意。

隔代育兒要注意的問題

1、不要溺愛孩子

老人帶娃最大的弊端就是溺愛,愛娃疼娃沒錯,可是一定要適度,否則孩子容易變得恃寵而驕,獨立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差。

2、教育理念要更新

傳統的育兒觀念和知識可能存在弊端,老人一定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好能與現在的教育理念吻合,畢竟孩子只有接收到新知識,才能開拓思維和眼界,更好地適應社會。

3、遇到矛盾要求和

由於觀念的不同,隔代教育出現的矛盾和分歧較多,年輕父母喜歡依靠網絡知識和專家,而老人普遍傾向於自身實踐和傳統經驗,當分歧出現時,一定要注重溝通和交流,時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交涉時,最好是姥姥姥爺由寶媽勸説,爺爺奶奶由寶爸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