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個的“為什麼”
“媽媽,我們為什麼要睡覺?”
“因為我們的大腦和身體需要得到休息呀”
“為什麼要休息”
“因為忙碌了一天,我們的大腦、身體已經很累了,只有休息好了,在第二天才會有精力玩兒”
“為什麼不能一直玩兒”
“因為那樣會很累”
“為什麼呢?”
“因為勞逸需結合,一直玩兒和一直休息都是不健康的”
“為什麼呢?”
“沒有為什麼,現在立刻閉上眼睛睡覺,不要再問這是為什麼了,因為這是我説的!”
這句話剛落地,我就回想起了小時候的一幕——每當我問奶奶“這是為什麼”時,她的回答基本都是“沒有為什麼,它就是這樣的”“哪有那麼多為什麼”,甚至後來就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因為這是我説的”。我曾在心裏暗暗發誓:“假如將來我當媽媽了,我一定不做這樣的媽媽,我一定會耐心解釋,才不要拿家長的勢頭壓孩子呢”。
就因為入睡時不小心壓到了糖豆的頭髮,引發了糖豆一連串的為什麼,而又因為自己的回答,讓我想起來20多年前立下的flag,這臉打的,真響~~
糖豆每天要問數不清的為什麼的情景,持續的大概有2個月。一開始,我也耐心地解釋給糖豆聽,甚至有時怕解釋錯而專門上網找更科學準確的回答,嘔心瀝血堅持了2個星期後,我終究還是頂不住了,腦子也不過、直接回答“沒有為什麼,這個是我説的”了事。不經意間,我也成了當年奶奶曾經的模樣。
即使我回答的如此敷衍,也依然擋不住糖豆問為什麼的熱情。“一定是我哪裏沒做好,糖豆才會這個樣子”我靈光乍現,在口中嘟囔道。
孩子口中的為什麼經過對糖豆迷幻行為的梳理我才發現,同樣都是“為什麼”,它們背後的動機卻不盡相同:
1.求知慾類型的“為什麼”
這種通常是真的“為什麼”。大概從2歲開始,孩子有了越來越多的自我意識及對眼前這個世界的認知,而實現這個的過程,則是孩子對世界的觀察、物與物之間產生的連接了。
比如,孩子會問:“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飛機為什麼會飛?”“人為什麼要睡覺?”“這些食物為什麼不可以吃?”
當面對孩子無數個“為什麼”時,家長要扔掉的包袱是,“不要妄圖向孩子展示,自己是一個無所不知的家長”。
當然,也不要因為孩子問的問題遠超自己知識儲備水平而倍感壓力,索性就扔出一句“沒有那麼多的為什麼”來扼殺孩子的求知慾。
在這個階段,我們最需要做的是“教孩子如何去尋找答案”(即使你知道或是不知道答案)。
比如,之後在糖豆問為什麼時,我經常會這麼回答:“這個問題很好,但媽媽也不知道答案,讓我們一起上網找找資料吧/讓我們一起動動腦想想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孩子尋找問題答案的方法,遠比直接給出答案更能讓孩子受益長久。
據統計,4歲左右的孩子平均每天要問400多個問題,請各位家長做好心理準備哈~~
2.求關注類型的“為什麼”
相對於第一種“真”的為什麼,那這一種就是“假”的為什麼了。
有次我正在廚房準備晚餐,糖豆就隔着玻璃門和我對話:
“媽媽你在幹什麼呀?”
“我在做晚飯呀”
“為什麼呀?”
“因為我們身體需要補充能量才能更好地工作呀”
“為什麼呀?”
“沒有能量,任何事物都無法運作呀,就像你的玩具車一樣,如果電池耗盡,它就跑不起來了呀”
“為什麼呀?”
“……”
(當時我情緒一頓暴走)
無論你給的答案合不合理、對不對症,熊孩子就是一遍一遍地問“為什麼”,沒完沒了的。後來我才明白,當孩子問這樣的問題時,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要這個問題的答案,他更多的是想得到你的關注——源源不斷地問問題,才能得到爸爸媽媽的回應(無論這個回應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總歸是有回應的)。
所以,每當我發現糖豆這樣問問題時,我就會反省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他”。之後我會暫時放下手頭上的事情,哪怕時間只有1、2分鐘,我也會抱抱糖豆,在剛才説到的話題上徵求他的意見或説些安慰他的話。
當孩子感受到來自你的重視,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就不會通過窮追不捨、死纏爛打的提問來尋求我們的關注了。
3.抗拒類型的“為什麼”
這類也是“假”的“為什麼”,就像文章開頭舉的例子一樣,孩子並不是真的想要一個答案,只是因為他不滿現在立刻要睡覺的決定,試圖改變我們決定的一個方法而已。
家長在處理這類“為什麼”時通常會陷入一個誤區,就是覺得只要能清楚地給孩子解釋清楚為什麼要這麼做,孩子就能順從我們的決定。
可事實並非如此,無論你多有耐心、花多少時間去解釋清楚,孩子依然會不斷問“為什麼”。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3歲左右的小孩子本身還不具備用理性思維(講道理)去想問題的能力,他們是通過感性思維(心情及身體舒適度)來決定的。
當我們試圖與一個還不具備理性思維的孩子去講道理時,孩子不僅不會被説服,反而還會惹惱家長(我都講了很多遍了,這熊孩子還是不聽,到底要鬧哪樣啊),耐住性子、花費大量時間及精力去解釋清楚了,結果還在不停地問為什麼,家長不惱火才怪呢!
遇到這種情形,我通常會採取一個策略——“反客為主”,把球原路踢回去,讓繫鈴人去解決這個問題。
就像開頭説的那樣,在原有規矩作息要睡覺的時間點上,糖豆若不停地在問“為什麼”,明顯是在拖延入睡時間,我就會反問他:“你覺得這是為什麼?”
通常他都會不太情願地回答説:“因為身體需要休息”
我就會立刻回覆説:“是的,你回答的很對,那睡覺吧,晚安!”
處理這類“假”的為什麼,還有另一個策略很有效,那就是——“共情”。
比如,有段時間糖豆在早上都會問我:“媽媽,你要去哪裏”,我回答説要上班,可就算我解釋清楚了,他還是會問“為什麼”。這時我就會意識到,他不是在問要上班的原因,而是在表達他不捨的情緒。
之後,我就這樣回答他:
“你是不是不想媽媽去上班?”
“媽媽也不想去,想在家裏陪糖豆玩兒,可媽媽還有工作需要去完成,就像樂迪(動畫片中的一個角色)要外出做任務一樣”
“你要是想媽媽了就可以給我發語音,媽媽要是想你了也會給你發語音的”
“等下班時間到了,媽媽就會立刻回來陪你玩兒,媽媽説話算話!”
“想讓媽媽下班回來陪你玩兒什麼呢?你現在可以想想了呦”
當我這樣説了之後,糖豆就不再對我追問為什麼了,反而還會跟我揮手説拜拜。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只是因為他的情緒得到了理解、感情得到了共鳴。
結語其實,孩子總愛問這問那也是一件好事,因為他有求知的慾望啊,而家長及時給予孩子回應也是件好事,因為你能為孩子認識這個世界提供捷徑。
但這並不是説,你要一個不落地回答孩子提出來的每一個問題,我們需要跳出這個怪圈——不總想着去幫孩子解答眼前的這個問題,而忘記透過問題看孩子真正的需求了。
所以,當下次再遇到孩子一連串的為什麼時,不妨在回答之前,先認真想想:“孩子是在求知、求關注,還是在表達不滿的情緒?”
最後,願每一個小朋友問出的“為什麼”,都能得到家長滿意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