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吃穿起居都幫你安排好了!
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來了,俗話説:“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這個時節應該如何吃,怎麼養生!
■三九天如何養生?
中醫5個“三九”關鍵詞
中醫認為,數九寒天是一年中陰氣極盛而陽氣始生的轉折點,此時最容易吸收外來的營養,發揮滋補功效。
1、食宜温
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等,有助身體禦寒;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養腎的首選。
2、睡宜早
為了順應冬藏,人們的起居上應注意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清晨不妨賴牀幾分鐘,伸伸懶腰,或者靠在牀頭坐三五分鐘再起。
3、動宜慢
冬藏時節,鍛鍊要有節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議選擇一些舒緩的運動,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
4、頭宜暖
零下10℃時,3/4的熱量從頭部“跑掉”。天冷出門,戴一頂保暖性較好的帽子,以毛線、毛呢等材質為佳。
5、心宜平
注意積極調節心態,節制喜怒,多聽音樂,參加娛樂活動。還要多曬太陽,接受“光合作用”,靜心等待寒冷過後的春色。
■三九天,護好身體4個部位
1、腳
腳掌遠離心臟,血液供應少,表面脂肪薄,一旦受寒,可能引起上呼吸道局部體温下降和抵抗力減弱,患上感冒等多種疾病。
出門穿上厚鞋襪;每晚用熱水泡腳,水要沒過腳踝,温度保持在38~40攝氏度,每次15~20分鐘。
2、頸
脖子是寒氣入侵的主要位置,頸部受涼,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出門圍一條適合的圍巾,即可避免頸部着涼。
3、膝
關節周圍的末梢神經對温度和氣壓變化特別敏感,受涼後會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引發關節炎。
冬季要注意適度運動,保持膝關節温度,不輕易露出膝關節。
4、腹
上腹受涼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甚至疼痛;下腹受涼對女性生殖健康傷害很大。
冬季穿個護肚子的小背心,晚上睡覺蓋好被子,不要露出腹部。
■防病別做7件事
洗澡水温過高容易燙傷,加劇皮膚乾燥。同時,過高的温度還會增加心臟負擔,特別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的老人,水温過高可使血壓降低、心率加快,加重心腦血管負擔,引起休克。
建議:洗澡時水温與體温接近為宜。
2. 醒後立即起身
冬天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醒後猛起身,血壓一下上不來很容易引發意外。
建議:起牀堅持“221”原則,即剛甦醒時,睜開眼在牀上躺2分鐘,起來後坐2分鐘,坐到牀邊等1分鐘再站起來活動。
3. 用圍巾捂口鼻
圍巾一般不常清洗,會大量吸附灰塵和細菌,且其纖維容易脱落,用圍巾捂口鼻,很可能誘發呼吸道疾病。此外,圍巾不建議太長,以免騎車時發生絞纏引起窒息。
4. 一大早鍛鍊
冬季清晨寒冷,心腦血管會因此受到明顯刺激,且早上污染物堆積嚴重,並不適宜鍛鍊。
建議:鍛鍊最好在下午三四點進行,以慢跑、快走為宜,運動前至少熱身20分鐘,切忌大汗。
5. 開電熱毯睡覺
不少人晚上睡覺喜歡用電熱毯,或者用熱水袋取暖,時間長了容易引起低温燙傷,特別是“糖友”,很可能燙傷了而不自知。
建議:電熱毯最好在睡前開啓,睡覺時一定要關掉。長時間使用電熱毯也容易造成血液黏稠。
6. 總是不開窗
冬季門窗緊閉,人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上火症狀,被稱為“暖氣綜合徵”。
建議: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以每天早、中、晚三次各通風20分鐘為宜。
7. 不及時補水
越冷越要多喝水。人們待在温暖的室內,很少外出活動,但並不意味着人體消耗的水分會減少。如果喝水少,血液濃稠度就偏高,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防燥——重保濕
今年冬季北方降水較少,室內暖氣或暖風也會蒸發空氣內的水分,使得天氣極為乾燥,讓很多人都出現了皮膚乾燥瘙癢的症狀。
這種情況下,除了在室內做好必要的加濕工作外,還須防止減少體內水分丟失。
支招:給身體保濕。
外用方面:可用油質潤膚品塗抹皮膚,尤其是臉部、手部等裸露部位,即可減少體內水分丟失,也可減輕由於乾燥引起的皮膚髮癢、皮屑增多的反應。
內服方面:除了多飲温水之外,還應適量補充蛋白質及脂肪,如滋補湯品、牛奶、酸奶、各類粥品,將水分“鎖住”。
■三九天吃什麼
1只雞——防寒涼
在我國部分地區素來有“三九時節一隻雞”的説法,也有“進九吃雞”的説法,意思是進入三九,養生最好要喝一點雞湯或者吃一些雞肉。
1把豆——養腎
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
冬季,飲食上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可多吃些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比如大豆、紅豆、黑豆。
1杯茶——來年無病痛
“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姜味辛辣,可以在體內產生熱氣,祛除冬季的寒氣、滋補身體。
因此,三九天一定不能錯過薑茶。
1點蔬果——不發福
冬季,攝入過多的能量就會變成脂肪貯存起來。因此,大家不妨多吃些蔬菜水果,既能補充營養,又能防止發胖。
1碗粥——養胃又滋補
三九喝粥是一種十分重要的養生方式,粥利於消化、吸收,又美味可口,男女老少皆宜。
採用不同的食材,做出各種養生粥,可以益腎補血、滋陰潤肺、益氣健脾。
進入冬季以後,飲食中的肉類增多,經常喝栗子粥調理,不僅補腎,而且滋養脾胃,緩解肉食帶來的負擔。
來源|晶報APP綜合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