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手爸媽,你知道嗎?在孩子學會説話之前,他們就已經學會了“非語言交流”。
“非語言交流”是嬰兒習得語言最重要的窗口期。大部分寶寶在11-12個月時,就能學會開口講話,而3-12個月這個期間,就是非常重要的“非語言交流”期。
好處有2點:
1、利用好這個時期,真的能讓寶寶的語言發育領先一步。
2、早進行語言發育方面的觀察,預防語言障礙的發生。
3個月後,嬰兒就能意識到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的含義,父母安撫寶寶時,總會用肢體語言幫助交流,用眼神和表情給予安慰,而寶寶總能心領神會,這點很重要。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通過眼神交流的嬰兒表現出語言交流的願望更強。與不經常進行眼神交流的幼兒相比,在語音模仿方面表現突出,語音模仿通常會更早出現,甚至在6個月時就能出現簡單語音的仿説。這位提前開口説話,做了很多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準備。
作為父母,在寶寶學會説話前,可能更多地關注飲食營養和體格方面的發展,覺得寶寶聽不懂,不會説,就此忽略了語言方面的引導。
其實,花點時間觀察你和寶寶交流的所有方式,絕對會有新發現。比如寶寶哭泣、做鬼臉、看着你哼哼呀呀,所有這些都在試圖表達和溝通。
1、你必須要對寶寶的行為做出反應,比如哭或者指指點點,都要用語言詢問或試探。另外,寶寶3個月後的視覺已經相當成熟,眼睛是外界信息輸入的窗口,寶寶的看的任何事物,父母都要進行語言方面的解釋。
比如看到小動物,看到水果,或者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玩具,多説,多指引,多解釋,會幫助寶寶的認知和記憶有很大的幫助。
2、利用寶寶感興趣的瞬間,可以提高記憶力和注意力,這也是語言發育前期重要的準備,接觸得越多,將來語言信息越豐富。
3、寶寶的聽覺通道不能忽視。在胎兒時期,寶寶就能感知聲音,出生後3個月左右,就能對各種聲音進行準確地分辨。所以當成人互相進行語言交流時,寶寶也會暗中觀察,體會語言交流,感知語音技巧等。
0-3個月
這個階段,哭是寶寶的主題。也是他們最常發出的聲音。新生兒平均每天哭兩個小時左右。雖然哭喊聲一整天都在蔓延,但所有的哭喊加起來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從出生到大約6周大,無論你做什麼,哭的次數通常會增加到每天3個小時。之後,煩躁最終會減少到每天一小時左右。
任何哭聲都要給予及時回應。比如刺耳的尖叫可能意味着她餓了,而嗚咽、斷斷續續的哭聲可能意味着她需要換尿布。隨着年齡的增長,她會發展出令人愉快的咯咯聲、嘆息聲和咕咕聲。至於理解語言的能力,一定要結合視覺引導,讓寶寶學會辨認和識物。
4-6個月
在這個階段,提前開啓寶寶的語音模仿模式,結合輔音和元音(如“啊”或“哦”)。大約6個月大的時候,她可以模仿發出很多聲音。
但要注意,你可能偶爾也會聽到第一個“媽媽”或“爸爸”。雖然它肯定會融化你的心,但你的寶寶還沒有完全把這些詞和你等同起來。大概到1歲左右,寶寶才會真正意識到語言的含義。
寶寶有時候會自言自語,嘟嘟囔囔的發音,雖然誰都聽不懂,但不要打攪寶寶,更不要阻止他們,發聲對寶寶來説是一個遊戲,她正在嘗試用她的舌頭、牙齒、上顎和聲帶發出各種有趣的聲音,這對構音器官的練習非常有幫助,甚至父母可以用嘟嘟嘟,叭叭叭等發音引導寶寶一起發聲做遊戲,也能促進發音器官的發育。
7至11個月
如果0-6個月,父母做得足夠好,那麼7-12個月,很多寶寶在模仿語言和發音方面,表現得相當突出,很多難度大的發音也能夠做的準確、清晰。
這個時候,要多利用“兒語”,引導寶寶説單音節或疊詞。注意説話的節奏和音調,平時的互動和遊戲中,多加入短語的使用。另外在辯音和指物的引導中,可以適當加大難度。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當您做好了上面所有的準備,可能別的寶寶還在牙牙學語,您的寶寶已經口齒清晰地説道理,講故事了。另外,如果寶寶的語言發育可能存在缺陷,早一點進行這些方面的引導,不但有助於提前發現,也有利於早點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