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在南湖航空航天科技館,記者見到謝穎奇。謝穎奇愛説愛笑,每次大笑都露出12顆牙齒,黑黑麪龐的映襯下,牙齒顯得更白,透露着真誠。
謝穎奇。 受訪者供圖
1.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他挺忙,隨華中科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的暑期社會實踐隊去雲南臨滄螞蟻堆中心完小,為孩子們開展航空航天知識科普講座與航模實踐活動,還有很多常規性的社區青少年科普活動、航空科普講座,一場接一場。
“我反內卷,也反躺平。”也許是感到重任在肩,又或者源自真心的熱愛,謝穎奇説他不覺得累,越幹越有勁兒。
謝穎奇在雲南為孩子們開展航模實踐活動。 受訪者供圖
武漢市武昌區科協掛職副主席、南湖航空航天科技館執行館長、南湖街道寶安社區青少年航空模型科普中心負責人……謝穎奇有着多重身份,在眾多稱呼中他最珍視的是“謝老師”。“我願意永遠做孩子們的航天航空科普謝老師。”
外表酷似“80後”的謝穎奇,其實出生於1993年。他所學的專業也與現在從事的職業毫不相干,對於最終從事青少年航空公益科普這一行,他表示有點意料之外,也有些情理之中。
2012年,武漢地鐵2號線開通,謝穎奇報名了地鐵志願者,他每週抽出四五天時間去服務,幫乘客買票、指路,每當陌生人對他説聲“謝謝”時,他都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後來,他又參加了環保志願者,跟着“柯大俠”等公益“老炮兒”,對公益有了新的認識,還榮獲“湖北省青年環境友好使者”稱號。謝穎奇當時還帶着媽媽一起去領獎,“作為一個大學生,在洪山禮堂受到省領導的接見,真的很被鼓舞”。
大學畢業後,他去北京發展,成為一名航天航空雜誌的記者,“也是那兩年的瞭解,讓我感覺航天航空發展空間巨大,也積累了不少專業知識。當時經常全國到處飛,瞭解前沿技術,看飛行展。”
事業上經歷了幾番嘗試後,2015年,他將目光鎖定在“青少年航空科普”上,註冊成立武昌區南湖街寶安社區航模科普中心,7年來,他參與省、區、市多個公益創投大賽,紮根社區、打磨項目,成為武昌區本土培育的優秀社會組織。
謝穎奇和孩子們在一起做紅船模型。 受訪者供圖
2.
2020年,坐落於武漢首座民用航空機場——南湖機場舊址之上的武昌區南湖航空航天科技館於同年9月正式開館,謝穎奇擔任執行館長。這是一個人工智能主題科技館,集航空科普、模擬體驗、寓教於樂於一體。
謝穎奇。 受訪者供圖
“你們知道嗎?剛剛走過的那段路,就是南湖最早的機場跑道,現在修成了筆直的大馬路,兩邊建成了房屋,變成了我們生活的居民區。”7月13日,在“尋根之旅”活動中,20名青少年和家長聽着南湖街青少年科普中心謝穎奇老師的講解,重新認識和愛上自己的家園。
南湖機場始建於1936年,是當時國民政府在武漢修建的軍用機場,佔地4000多畝。新中國成立後作為武漢首座民用機場,曾是國內航空幹線重要樞紐之一,是天河機場的前身。
2015年,謝穎奇將自己的一家無人機科普教育機構開到南湖。一次無意間搜索地圖,他看到南湖機場舊址。
“舊址離我的機構很近,當時我就步行過去,把機場的塔樓全部走了一遍。特別是3樓,是南湖機場的塔台,有80年曆史,起降過張學良乘坐的專機。當時我聯繫社區書記,表達了想把這個富有歷史感、富有傳奇感的機場故事挖掘出來,把紅色故事講好。”
謝穎奇在《南湖機場的前世與今生》系列科普活動現場。 受訪者供圖
謝穎奇和團隊四處查閲地方誌等記載,一次次去現場收集資料。在2016、2017年,他製作、推廣《南湖機場的前世與今生》系列科普活動,結合航空模型和無人機的知識,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報名場場爆滿,效果也很好。”謝穎奇感到這個事是大有可為的。“目前關於南湖機場最全面的資料,都在我們這裏。幾年前我們找天河機場黨史辦查閲資料,最近,他們需要什麼資料,會找我們來查閲、核實。”
“我想給火箭設計發動機。”“我想給飛機當設計師。”“我想成為航天員。”每次活動後,謝穎奇聽到孩子們説出這些話時,他認為是最幸福的時刻,他要為孩子們樹立“浩瀚太空第一步·空天報國我的夢”的理想。當他培養的青少年拿下各項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時,他認為自己深深參與到國家航空事業中。
“你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團隊中,‘80後’已撐起了一片天,未來的航天人才也許就在我教過的這些孩子中。”
謝穎奇。 受訪者供圖
(長江日報記者唐婧妮)
【編輯:趙可】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