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是一門大學問,請問有多少人能做好的,又有多少家長能做仔細了。現在很多家長都忙於賺錢,對於孩子的教育、關心就相對少一些,那麼早教中心就是很多家長認為不錯的選擇,自己可以完全的放手,而我想説的是,過早的放手孩子的學習教育,孩子真的能學到多少,接收多少呢?
有了孩子以後,我們家長就會處於一個兩難的狀態,既要賺錢養家又要兼顧孩子的教育問題。依我個人的看法是,寶寶六個以前,儘量全程陪護,而六個月以後,可以適當地外出工作,但是不要把孩子完全的留給老人帶。建議是白天老人幫着帶,晚上下班後我們做父母的多陪陪孩子,講故事、玩一些親子游戲,聯絡一下親子關係。
當然也有會選擇自己在家帶孩子,那麼我想説的是,不要浪費充分陪孩子的機會。多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交流,教導孩子認知常見事物。那麼稍微有點經濟實力的家庭,我建議可以給寶寶報一個親子早教班,因為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教寶寶的很多東西並不是很全面,有時候還可以是錯誤的做法。而親子班表面看上去是孩子學習,而實際上是我們家長從專業的早教老師那裏學習教導寶寶認知事物的有效方法。結合這種新的育兒方式,教育孩子,可以開發寶寶很多潛能。
那麼普通家庭,要想寶寶多認識一些東西,我建議多帶孩子去逛超市,我這裏説的逛超市是指有目的性還有教育意義的方式,因為帶寶寶逛超市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實踐教育。人家不都説“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們的孩子還小,滿足不了那種條件,但多認識周邊的事物還是可以做到的。
孩子在不斷的成長過程中,他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我們家長需要抓住機會,有效地開發孩子的潛能。像寶寶在一歲以前,他的很多感官能力都能被開發出來,我們家長帶寶寶去超市,可以給孩子做講解員,告訴孩子超市的整個區域劃分,可以多拿着事物給孩子碰一碰、摸一摸、聞一聞,如在水果區域,拿個告訴寶寶是黃色的圓的,這樣就是在告訴孩子一件事物的具體形象特徵。還可以拿着方便寶寶拿捏的東西,從而鍛鍊寶寶手部精細動作,提高抓握能力等。
那麼一歲半以後的孩子,他的語言能力不斷提高,可以簡單的交流,我們家長可以多發出一些指令,如“貨架上面有寶寶喜歡喝的牛奶嗎,可以找一找,如果有那就指給媽媽看。”這種看似很簡單的對話,實際是讓孩子思考,鍛鍊他的理解能力和辨別方向感。而兩歲左右的寶寶,可以訓練他的自主選擇能力,建立數目與實物的對應關係的一種認知。家長可以説“寶寶我們今天買兩個大蘋果和一串香蕉帶回家”這種簡單的購物指令。
寶寶兩歲以後,他的記憶能力就會突飛猛漲,這個時候就可以教孩子認識標籤的價格,瞭解文字、數字,從而鍛鍊寶寶記憶能力。那麼三歲以後可以教孩子分辨金錢大小的數額,又或是能買多少的東西,現在不都是手機支付錢嘛,而我不一樣,我每次帶寶寶去超市購物都會提前準備好現金,然後讓寶寶來幫忙支付,讓他知道錢與買的概念,同樣也讓他知道要買東西是必須用錢來交換的,而不是直接拿走或搶的那種壞行為。以上內容,家長看完後都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