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聽話”的孩子多沒出息,唯有敢於“試錯”的孩子才會成大器

一個年輕人要到山裏去,在岔路口遇到一個老者。

老者説:“孩子,請向左走,右路不通!”

可是年輕人偏不聽,仍是朝着右邊的路走去……

結果,幾天之後,年輕人碰得頭破血流地回來了。他對老者説:“悔當初沒聽您的話,此路果然不通!”

不久,又來了一個年輕人,他也想從右路進山。老者見了,忙充滿善意地上前勸阻道:“孩子,請向左走,右路不通!”

可是,這個年輕人也沒有聽從老者建議,依然堅定地沿着右路向前進發……

隨後的幾天,老者都在等待這個年輕人“碰壁”歸來。可是,等啊、等啊,很多天也不見其蹤影,老人想,可憐的孩子啊,肯定是碰到大麻煩了。

終於有一天,這個年輕人回來了,可是,他帶來一個驚天消息:他在山裏發現了金礦……

這個世界有着無限的奧秘,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就是在不斷地探索中,發現其規律和奧妙,從而創新、創造,適應並改變着這個世界,為人類造福,使人類從文明不斷走向文明。

在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上,每一條路都是前人經歷過無數坎坷、甚至犧牲探索出來的;在通往未來的征途中,每一條向前的路都需要我們後人不懼艱險,不停探索,但睿智的人,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汲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最大限度地避免犧牲;但同時,卻更不能囿於前人經驗,固步自封,要敢於嘗試、敢於創新、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敢於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唯如此,才會闖出一片新天地……

近日,在湖北武漢中學近日進行的親子溝通調查中,有學生説:“我想進行嘗試,我就是想錯一錯!”

媒體報道説,在關於學生是否“聽話”的調查中,超過五成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而超過七成孩子卻認為自己“聽話”,雙方在親子溝通的有效性上出現了偏差。

學生們普遍“吐槽”,家長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強加到他們身上,卻忽略了他們是有思想的獨立個體,並呼籲:“請給我們試錯權!”(12月11日 中國青年報)

面對孩子們的“試錯”要求,不少家長感到恐慌,要什麼權利不好,偏偏要“試錯權”?難道錯誤也可以試麼?明明是錯的還有必要試麼?如果給了試錯權,還會不會不斷要求其他權利?

面對孩子的要求,家長大可不必恐慌。孩子向父母要“試錯權”,是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形成和提高的表現。

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獨立意識、是非觀念、價值判斷都會發生變化,他們迫切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表達對外部世界的意見。

家長朋友也當明白,在對待問題、處理事情上,“父母也許是對的,但孩子的想法也不一定是錯的。”

“我們學到的東西和世界觀與父母有差異,但要求同存異,尊重差異,也要換位思考。”孩子的心聲也表明,他們要求“試錯”並非止於“不聽話”、想叛逆,而是建立在理性思考之上。他是希望通過不斷嘗試,來驗證自己的觀念、想法,希望和家長平等溝通,打破以往親子關係的侷限。

對此,睿智的家長堅決擯棄“一言堂”的“專制作風”,不能讓孩子時時、事事想着聽自己的話,要適當放手,大膽給予孩子試錯權。唯如此,才能培養出獨立自主、有自我思想,自立自強的孩子!

最後,回到開頭故事上來,如果孩子果真“不聽話”,就是那個碰得頭破血流的前者;如果孩子“太聽話”,那麼孩子就永遠發現不了山裏的金礦,成為一個庸碌無為者!唯有汲取前人的經驗和教訓,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才能在前人的基礎上攀得更高、走得更遠!成功的人,永遠集勇敢和智慧於一身!

“太聽話”的孩子多沒出息,唯有敢於“試錯”的孩子才會成大器

(作者,李玉柱,本文為 平湖一柱 原創作品,歡迎指導,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作者和出處,違者必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82 字。

轉載請註明: “太聽話”的孩子多沒出息,唯有敢於“試錯”的孩子才會成大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