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兒童智力障礙的早期識別和干預,醫生:可以用這幾個訓練方法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健康

記者 韓虹麗 通訊員 偉桐 田凡

小康很晚才會説話,但家裏老人認為“貴人語遲”,就沒有在意。

在小康3歲多時,他只會説幾個簡單的字詞,常隨地大小便,吃飯也需要家人喂,不然就吃得一片狼藉。4歲多時,小康會説簡短的句子了,但進了幼兒園就到處亂跑,不遵守規則,老師根本無法管理。幼兒園表示難以接收小康入園,建議家長帶孩子來醫院看看。

小康今年5歲了,別的孩子早就能識數、識字、背古詩了,他卻仍然整天就知道亂跑亂鬧,啥都不學。醫生詳細詢問過小康父母后,對小康進行了相關檢查,發現小康的智力水平遠低於同齡孩子,適應能力也很差,最終,小康被診斷為:智力障礙,需要進行康復訓練。

什麼?智力障礙?孩子只是調皮點,不可能吧?聽了醫生的結論,小康爸爸不樂意了。

“智力障礙是發生於發育階段,即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成熟(18 歲)之前,以智力發育遲緩和社會適應能力低下、未能達到相應年齡水平為主要臨牀表現的一種神經發育障礙。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均是導致智力障礙的重要的原因。”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保所主任李玲説道。

如何早期識別孩子是不是智力障礙呢?小康媽媽疑惑地問道。李玲説,家長們可以採用“預警徵”進行監測,可以對照下表,如果孩子在相應的年齡有任何一條不達標,就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另外,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有任何與同齡兒不匹配的表現,也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評估。

那懷疑孩子智力落後該怎麼辦?

如果懷疑孩子智力發育落後,家長應該儘早帶孩子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查明原因,早期干預。干預以教育和康復訓練為主。

目的是提高患兒的認知、運動、語言和社會適應等能力。早期干預建議與兒童日常生活活動相結合,針對孩子發育遲緩的方面進行訓練。父母需要識別兒童正常認知行為發育的基本規律,瞭解兒童現在的能力和潛力,與醫務工作者、特教老師共同制定合適的干預方法和策略。

利用適當的干預方法讓患兒主動與豐富的家庭環境互動,開發患兒自身的潛能。教育對3歲後的兒童尤為重要,需採用特殊的方法,幫助其智力提高,培養和學習適應生活的能力,訓練技能。學前教育一般在幼兒園和患兒家庭中進行,教育的重點放在運動、感覺技能以及吃、穿、大小便等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等方面。

李玲講道,至於智力障礙兒童的康復訓練方法是很多的,比如:感知能力訓練: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讓兒童藉着感覺能力,瞭解事物的外形,分辨聲音和顏色,然後作出反應,並能將對外界的體驗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適應環境。

粗大動作訓練:如俯卧、抬頭、豎頸、翻身、仰卧、爬行、獨坐、獨站、行走、跑步、跳躍等。讓兒童能逐漸做到感官與機能配合,動作協調,適當地控制運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縱物件和運用工具。

精細動作訓練: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寫字等訓練,是康復訓練中必要的訓練領域。讓兒童能逐漸做到依據視覺指示作精細而準確的動作。精細技巧訓練時必須由大到小,由易到難,逐步加深。語言與交往能力訓練:讓兒童能逐漸做到會用目視、點頭、搖頭、微笑、動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説話,並能用別人能理解的聲音、單詞、句子、問題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

認知能力訓練:讓兒童能逐漸做到利用視和聽認識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識、自然常識等,並作出正確反應(語言或動作均可)。生活自理能力訓練:主要包括穿衣、進食、個人清潔、入廁等自理能力,應根據每個孩子的實際發育水平選擇時機,訓練越及時,效果越明顯。讓兒童能逐漸做到會運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驟,照料個人每天的起居飲食及個人衞生;並能配合環境,運用已有的自理常識,應付生活上的需要。

社會適應能力訓練:讓兒童能逐漸做到與別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維繫良好的關係,掌握一般社會認可的行為,以便適應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