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認錯卻死不悔改,孩子犯錯後,家長如何做才能讓孩子真正改正

勇於認錯

“為什麼又動我的口紅,不是告訴你不可以亂動的嗎,你看都斷掉了!”

“對不起媽媽”

“下次不可以這樣了,這次就先原諒你了”

下次

“怎麼又拿我的口紅了,還畫得滿臉都是,你到底想幹什麼”

“對不起媽媽,我知道錯了,你原諒我吧”

“……下次一定不可以這樣了,最後一次原諒你”

第N次

“XXX,我説了多少遍了,不準拿我口紅,不準拿口紅亂塗亂畫,你到底怎麼回事,非得揍一頓才好嗎”

“對不起媽媽,我錯了”

“啊……(頭疼欲裂)你説你錯了,你倒是改呀”

勇於認錯卻死不悔改,孩子犯錯後,家長如何做才能讓孩子真正改正

想必這樣的場景,作為家長的你一定不會陌生吧。小孩子嘛,總是難免會犯錯闖禍,無論當時有多生氣,在孩子一句“對不起”後,我們還是會很快原諒他。

卻死不悔改的孩子

可這樣的次數多了,你會發現,很多時候孩子口中的“對不起”只是用來糊弄我們的權宜之計,根本就不代表他是真心認錯要悔改的:

  • 有時熊孩子一旦發現家長的臉色不對了,就立即跟不要錢一樣成堆成堆地往外丟,既不發自內腑也沒有絲毫的歉意,“對不起”就活脱脱演變成了孩子免於責罰的護身符
  • 有時熊孩子則是眼看犟不過家長,無可奈何之下帶着滿臉的不忿蹦出來句“對不起”,沒有一丁點認錯的態度

可孩子已經説出“對不起了”,雖然感覺在態度上有點不對勁,那我們當家長的又還能怎麼樣呢?再不依不饒修理下去只會顯得我們不講道理。

可問題是,你近人情輕易地饒恕了孩子,可孩子反過頭卻未必能饒過了你——這種只流於形式的認錯道歉法,根本就不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而相應的壞毛病、壞習慣也根本得不到改善。

勇於認錯卻死不悔改,孩子犯錯後,家長如何做才能讓孩子真正改正

所以,一次對孩子真正有效的管教,絕不是“逼”孩子説出一句“對不起”就結束了的,而是要花費時間與精力,以實際行動讓孩子看到自己錯誤行為的後果,從內心明白自己行為的不妥之處,併為此感到悔內疚、悔恨,這樣的管教才可能有效。

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打心眼裏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呢

第一步,終止手頭上一切的活動

許多家長在教訓孩子的時候,孩子還在頭也不抬地玩兒玩具、看電視、吃東西,甚至到處亂跑,此時無論你吼叫的聲音有多大,對孩子來説都是干擾他現在活動的噪音,因為他的注意力壓根就沒在你身上,説再狠的話,他也是聽不進去的。

所以,當孩子犯錯闖禍時,我們不要急慌忙忙地去吼他、訓他、責罵他,而是需要在第一時間讓孩子停止手頭上一切的活動——

“XXX,先不要玩兒了/吃了/看了,過來到我身邊(假如孩子不過來,你也可以用手段“幫他”過來),兩腿併攏看着我,媽媽有話要對你説”,此時孩子就會馬上感應到:“不好,有大事要發生了”。

這一步很重要,是管教有效的重要前提,第一步做好後,才能往下面走……

第二步,讓孩子切身處地地看到後果

家長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時候明明是孩子做錯了,他道起歉來卻是滿臉的不服氣,為什麼?”

這是因為孩子的這個“錯”是由我們家長帶着情緒、單方面告訴給孩子的,而孩子之所以有叛逆、抗拒的行為,其實也並非不想承認這個錯,而是在對家長對自己表現出的否定、厭惡的態度的叛逆、抗拒。

勇於認錯卻死不悔改,孩子犯錯後,家長如何做才能讓孩子真正改正

當雙方的理智被負面情緒佔領時,就特別容易出現溝通的無效、問題擰成死結的情況。如此,也就無法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了。

“總不能連他錯了都不能説吧”有些家長可能會問。

做家長的當然可以説孩子的錯了,但需要一定的技巧,因為你説得輕了孩子不當一回事兒,説得重了他又會覺得自己委屈。所以,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先彆着急給孩子扣帽子、“定罪”,而是先問孩子一些問題,引導孩子自己去體會,看看自己剛才的行為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

“寶貝,你來看看,這地上是不是都是玻璃碎片?牛奶是不是撒的哪都是?不小心踩上去了是不是很容易受傷,是不是很危險?你説這該怎麼辦呢?需要媽媽來清理嗎?媽媽會不會因此受傷?會不會很累、不開心?那你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

總之,就是先讓孩子看現狀,設身處地地感受別人的感受及情緒,從而讓他真正地意識到:“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剛才自己的行為造成的”。

讓孩子直面自己搞出來的爛攤子,他自然會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愧疚感。

勇於認錯卻死不悔改,孩子犯錯後,家長如何做才能讓孩子真正改正

第三步,擺事實講道理

此時就可以跟孩子掰扯掰扯道理了。

請注意,這裏既不是去指責,也不是去搞批鬥大會,因為此時的孩子已經在心中有愧疚感了,再向他施壓,他情緒就容易崩潰,之後就很難和他有有效的溝通了。

此時你只需要問孩子:“你為什麼會把事情搞成現在這個樣子?你覺得是不是你那個行為導致的?那現在又該怎麼做才行?”

“媽媽之前是不是告訴過你,杯子不能放在桌子邊,這樣很容易被碰到地上碎掉的。雖然有時候運氣好它不會被碰下來,可一旦被碰下來就得清理碎片、清掃地板,不僅容易使人受傷,而且還很麻煩對不對。你看你這次打碎杯子,不就是因為你沒留意杯子的位置造成的麼”。

有些家長可能覺得在説完這些話後就大功告成了,其實這可沒算完呢——孩子很可能沒認真聽或已經走神了,你需要讓孩子自己重複一遍,自己究竟為何會做錯,孩子能説出來個一二三來,才能確定他是真的聽懂了:

“媽媽剛才説的你聽懂了嗎?好,那現在你和媽媽説説,你究竟錯在哪裏了?下次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做?”

當然,假如孩子還不太會組織語言回答,你也可以幫他組織一些簡單的語言讓孩子跟着重複説:“我不應該把杯子放在桌子邊上,我應該往中間放一些”“我不應該把果汁撒玩具上,我應該喝完果汁後再去玩兒玩具”。

至此,這道理才算掰扯清楚。

第四步,讓孩子思考該如何解決

幫孩子把問題拆解完了也不算結束,你還要引導孩子承擔起應負的責任才行,你要給孩子留下思考的空間,想想自己在接下來做些什麼才能表達自己的愧疚及歉意。

勇於認錯卻死不悔改,孩子犯錯後,家長如何做才能讓孩子真正改正
  • 對於大點的孩子來説,鑑於前面你已經引導很多了,所以這時他一般都會產生自己的一些想法,此時你只需要鼓勵孩子説出來並執行就可以了
  • 對於年齡小,自己沒有主意、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孩子來説,你可以給他點建議,讓他自己選擇要怎麼做(“你要不要先給媽媽説一聲對不起?或者幫媽媽收拾一團糟的地板?或者你自己先玩一會兒,讓媽媽清靜一會兒休息下?”)

要讓孩子明白,表達歉意不止只有説對不起這一個選擇,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去表達。而家長也要明白,就算沒説出對不起,只要孩子表現出了愧疚之情,也一樣是受到了有效的教育。

家長們常會有的誤區

有些家長可能嫌這些步驟做起來太繁瑣,覺得用吼的、用打的更能讓孩子記住。

其實則不然,越是簡單的處理辦法,也越容易讓孩子看簡單自己犯的錯,吼叫打罵只能讓孩子一時難過,在心中他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所作所為給他人帶來了多大的困擾與傷害。

假如你能把上述的步驟做全了,不僅會讓孩子發自肺腑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下定決心不再犯,而且還能促進孩子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的發展,讓孩子擁有同理心,明白如何才能恰當的表達歉意。

結語

綜上,家長要全面看待孩子犯錯,要認清闖禍犯錯雖然是個麻煩事兒,但同時也是一個教育孩子的良好契機。

抓住時機,教育孩子全套的,才能教出來一個能自我反省、情商高的孩子,而不是一個遇事就只會説“對不起”卻死不悔改的孩子。

願與大家共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93 字。

轉載請註明: 勇於認錯卻死不悔改,孩子犯錯後,家長如何做才能讓孩子真正改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