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和二寶同時哭,你會選擇先哄誰?”當你看到這一問題時,是不是也會有那麼一絲熟悉的感覺?相信一定有很多男同志們在談戀愛的時候都被問過“我和你媽一起掉水裏,你先救誰”這一問題。
而如今已經晉升為寶爸寶媽後,卻還要面臨着“兩個孩子同時哭先哄誰”的這種問題,不得不説國家二胎政策自開放以來,不僅僅給萬千家庭帶來了歡樂,更是給無數父母們帶來了新的難題。
“小姨,明天我去找你吧,我做你的女兒喊你媽媽,我不要現在的爸爸媽媽了,他們都只愛弟弟不愛我,我真的不想在這個家裏待了。”
視頻另一端是外甥女哭得梨花帶雨的一張臉,表情中所透露出的也滿滿的都是説不盡的委屈,看的我真是好心疼趕緊説道:“小小乖先別哭,告訴小姨到底發生了什麼呀?”
“小姨,平時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爸爸媽媽都是想着弟弟,自從有了弟弟他們就沒有問過我想要什麼,他們説我是姐姐要讓着弟弟,弟弟哭的時候他們又是抱又是哄,我哭的時候他們就説‘滿口是牙你就知道哭,哭什麼哭’小姨我真的不想在這個家裏待着了。”
對於以上或許你會説,孩子的父母有重男輕女的老思想,其實還真的不是,他們夫妻兩個對女兒小小也是百般的疼愛,只不過是在二寶出生後,認為大寶已經長大了開始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二寶身上而已。
其實有大多數的父母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就將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二寶的身上,在大寶和二寶同時哭的時候,會轉身先將二寶抱起來哄好,殊不知以上種種的做法已經在大寶的心中形成了幾乎不可磨滅的傷害。
父母先哄二寶會導致大寶沒有歸屬感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馮曉霞曾在由她參與執筆完成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一書中提到,“歸屬感”所指的其實就是:
個體對其所在的羣體表示認同,並能夠感受到自己也被羣體所認可接納而產生出一種自己隸屬於這一羣體,且與這一羣體息息相關的一種感覺。
例如,當我們剛剛加入到一家新的公司中時,身邊所處的人、事都是極為陌生的,而當你在這個公司中工作一段時間後,和同事們都得到了彼此間的熟悉,且無論是公司、同事對你,還是你對公司、同事都達到了對彼此的認可、接納,那麼在你的心中就會得到對公司、同事的歸屬感。
而放在我們的孩子身上,即便是作為生養他們的父母,如果平時我們表現出對孩子的不認可、不接納,則也會導致孩子獲取不到歸屬感。
父母先哄二寶會導致大寶缺乏自信、沒有安全感、產生自我懷疑
在一個家庭中,最小的那個孩子(二寶)無疑是家中最為弱勢的羣體,他們在無形中會得到來自父母、長輩更多的照顧。
但家長們往往會忘記,大寶雖為老大但他們也依舊還是一個孩子,當他們看到二寶使用哭的方式可以得到父母的疼愛時,大寶也會有樣學樣的開始哭鬧,而且往往是兩個孩子哭的此起彼伏。
這時父母如果先去哄二寶的話,絕大多數情況都會引起大寶的傷心,長久之下甚至會出現自卑不自信、沒有安全感以及自我懷疑的心態。就像我們在前文之中所提到的小小一樣。
當家中兩個孩子一起哭的時候,明智的父母都會選擇先去關心大寶
【二寶哭鬧大多是生理層面的需求,而大寶則是對情感方面的需求】
身為成年人、將“尊老愛幼”牢牢刻在心中的我們,當看到更小的孩子哭鬧時,總是會在不知不覺間對其生出憐憫之心,會轉身去抱去哄他們。
而如果大一點的孩子同時也在哭的時候,我們則是會選擇先讓大寶自己哭一會,等二寶不哭了再去處理大寶,但所得到的往往是二寶會跟隨大寶一直哭鬧不停,到了這個時候有很多的父母會選擇用自己那嚴厲的態度讓大寶住嘴,在被父母如此對待後會讓原本就傷心的大寶更加委屈。
有很多父母會忽略的是,在絕大多數的時候,二寶的哭鬧都是因為肚子餓、拉了尿了等等一些生理原因導致,而大寶的哭鬧則不然,他們的哭鬧是因為父母對自己的關注越來越少,是因為他們感覺到弟弟妹妹將原本只屬於自己愛奪走了,此時父母如果讓大寶閉嘴轉身去關注二寶,只會讓大寶受的傷越來越深。
【只有先去哄好大寶後,二寶才會更加容易哄】
前文我們有提到,當兩個孩子同時哭的時候,先去哄二寶的父母都會發現二寶是越哭越兇,怎麼都哄不好。
而當我們能夠將自己的思維加以轉變,先去哄大寶呢?首先我們能夠保證的是,讓大寶在對情感的需求上得到了滿足,大寶能夠感覺到原來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原來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會增強大寶對自己的信心。
對於以上或許你會説“那二寶就讓他自己哭,不管了?”當然不是這樣,我們前面有説尚且幼小的二寶他們哭鬧的需求大多是生理需求,當我們在關心大寶的同時可以讓其他家庭成員處理一下二寶的問題,就算是家裏只有自己在照看孩子,讓二寶多哭那麼一小會也無傷大雅。
等到我們將大寶哄好,讓大寶感受到來自爸爸媽媽的愛後,更是可以讓大寶來一同哄二寶,這樣不僅能夠更快地哄好二寶,還能夠增進大寶和二寶之間的感情。
在有兩個娃的家庭中,總是會出現大寶因為二寶的到來而出現各種問題,比如他們會像二寶一樣出現一些幼稚行為、會像二寶一樣隨地大小便、會用手抓飯吃等等。
對此父母們一定要清楚,大寶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其實只是想讓父母更多的關注到自己而已,而身為父母的我們,也需要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不偏不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