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決定了孩子與世界的關係,塑造性格關鍵在3歲前

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個人對待世界的態度可以説就是童年時期家庭對他的態度,他們對待外人和家人可能會有所區別,但那只是身份帶來的表面區別,其實從內心深處,冷漠,悲觀,積極,開朗,等等看待周圍的眼光,是在兒童時期就已經形成的。

在家長處理親子關係的時候,帶給孩子的影響就是潛移默化的,可以説孩子的很多問題源於家長和家庭,因為是環境造就了他的三觀,而他們最信任的就是家庭。

起初孩子是沒有是非觀念的,一切靠模仿家長的行為做法來逐漸建立他們內心的秩序,在家長眼中孩子有無窮無盡的問題,而生活不也正是如此嗎?永遠需要有面對和解決的難題。

孩子的行為是家長內心世界的投射,親子關係更會影響孩子對待世界的態度。家長對孩子的愛是源源不竭的,對他們的擔心也是無窮盡的,但很多家長看不到孩子的行為與自己教養方式之間密切的聯繫。

經常把孩子的錯誤與自己分開來,認為孩子的錯誤都是外界導致的,而這個外界並不是自己也不是家庭,而是歸咎於電視,幼兒園甚至學校。

親子關係決定了孩子與世界的關係,塑造性格關鍵在3歲前

又或者當孩子出了問題之後認為這些都是孩子的個性造成的,因為內向所以受到同學欺負,因為個性活潑所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家長總希望能靠一些簡單便捷的方式去改變和糾正孩子的行為,認為這樣就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但其實面對孩子的種種“問題”,家長是否能夠靜下心來想一想,問題根源其實都出在親子關係上,正是因為孩子與家長之間有了癥結,所以導致了他們的行為問題。

教育孩子沒有簡單便捷,一勞永逸的教育方式,因為孩子隨時在變,和父母的關係,家庭對他的影響都是不可控的變量,今天對孩子管用的方法,可能明天就不奏效了。

當問題已經發生並且造成了不良後果的時候,其實觀念已經對孩子有了深刻的影響,塑造一個人的性格最重要的時間段是在三歲以前。

孩子三歲前家長儘可能地用正確的方式去教養孩子,將來不僅能夠省去很多解決問題的精力,更重要的是能夠為將來的教育打好基礎。不過這也並不意味着三歲之前家長沒做好,後面就沒有機會挽回了,有時間願意投入精力去提升自己,改變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和他們共同成長,還是可行的,只不過父母要投入更多心理,難度增加一些。

親子關係決定了孩子與世界的關係,塑造性格關鍵在3歲前

家長一絲細微的改變,孩子是都能夠感受到的,面對孩子的問題,焦慮和擔心不會讓他們變得更好,只會讓無形的壓力瀰漫在親子關係中。

教育孩子有三個最根本的基礎,就是耐心,愛和知識,愛是無窮的,耐心需要磨練,知識需要提升,三者缺一不可。

家長要允許孩子有自己特殊的成長方式,讓他擁有屬於自己的個性,成長就是逐漸分離的過程,不要讓家長的控制慾限制了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更不能把他們改造成只會聽父母命令的機器人。

最終孩子長成的樣子未必就是家長設想中的那個人,但只要有愛,耐心,和不斷提升的教育知識,他們的成長必定會伴隨驚喜。

相對於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如何改造孩子上,得到未知的結果,家長最能夠控制和努力的方面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如果孩子無法意識到成長是自己的事情,家長能做到的就是等待和示範,不能代替他安排自己的人生。

親子關係決定了孩子與世界的關係,塑造性格關鍵在3歲前

如果家長把提升的重點放在自己身上,不僅能夠讓孩子感到輕鬆,而且還能看到父母的進步並以此為榜樣。

每個人成年之後與他人相處,與社會相處產生的問題,都能夠追溯到童年。和家長相處的模式會投射到與所有人相處的行為習慣中,有的人明顯有的人比較隱蔽。

思維模式,情緒處理方式,行為模式等等無一不受到童年時期與家庭和父母關係的影響。

因為身心弱小,孩子對抗父母的方式往往是微不足道或者是隱蔽的,家長可以不把他們的行為放在心上,但其實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傷害會影響他們很久,巨大的壓力會導致孩子形成不正確的價值觀最終導致問題行為出現。

親子關係決定了孩子與世界的關係,塑造性格關鍵在3歲前

有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被父母嚴厲教育,一點小事就會被貼上“你是一個××樣的人”這樣的標籤。家長認為這樣的評價能夠對孩子內心造成震懾從而改變他們的行為,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打擊了孩子的自尊自信,並且讓他們對自己形成了不正確的認知。

關注一件事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家長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孩子身上,然後自顧自地發泄怒氣,用發泄的方式讓孩子做出糾正。這樣的處理態度是不成熟的,對孩子更是不公平的。

人是無法脱離他人和社會獨自生存的,只有處理好與家庭和父母的關係,才能更好地和世界從容相處。

父母用錯誤的方式去愛孩子,換來的自然就是不理想的結果,甚至是孩子對父母的責備和冷漠,孩子不懂得愛父母,就不會愛自己,愛別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73 字。

轉載請註明: 親子關係決定了孩子與世界的關係,塑造性格關鍵在3歲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