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自述:4歲兒子是見過生性最涼薄的人,網友:真是神仙小孩!
從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出很多孩子的性格和父母都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孩子的性格養成總是離不開父母的。那麼孩子的性格養成又受哪些因素影響呢?
孩子的性格養成和他日常所處的環境有着莫大的關係,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像是一張白紙,隨着逐漸的長大,他們會在這張白紙上逐漸寫下不少東西,這其中就包括了性格的養成。
近期網絡上一則故事,讓很多人都傻眼了。這樣的孩子究竟是如何養成的呢?故事中4歲的孩子,從來沒有過任何分離焦慮,絕情得令人髮指。
在母親休完產假要去上班,孩子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粘着母親,捨不得母親去上班,但是孩子卻是簡單地向母親揮了揮手,然後繼續擺弄他的玩具。斷奶的那一天,孩子也並沒有哭鬧,像往常一樣的吃喝。上幼兒園也並不會想家,並且在幼兒園裏玩得不亦樂乎。母親去不了家長會,孩子卻説奶奶可以去。這位母親不禁感嘆孩子為何如此絕情。
對此,網友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網友一:哈哈,奈何橋上的漏網之魚。
網友二:哈哈哈哈,這是什麼神仙孩子,可能是上輩子記憶沒有消除。
網友三:當他是朋友吧!我看作不了兒子啦。
那麼話説回來,孩子的性格到底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1、性格的形成受其成長經歷的影響
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觸的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給予孩子充分的愛與陪伴,能讓孩子建立與父母間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且充滿自信,有利於幼兒養成開朗外向的性格。
相反,如果缺乏父母的陪伴,幼兒無法與父母建立良好的情感連接,容易形成膽小內向的性格。
2、性格的形成受家庭氛圍的影響
父母感情和睦,家庭氛圍融洽能讓幼兒感到安全和舒適,有利於幼兒養成自信開朗的性格。反之,家庭關係緊張,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和緊張,孩子易內向膽小孤僻,不利於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
3、性格的形成受父母教養方式的影響
國外有研究證實:父母採取消極的教養方式與兒童形成焦慮、抑鬱、衝動等不健康心理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因此,父母對孩子應採取積極的教養方式,正面評價,避免簡單的懲罰甚至體罰,以免兒童因為這種拒絕而變得孤僻、行為倔強,並因此不能很好地適應外部環境,容易自卑、無助和不安。
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了積極教養方式的重要性,知道要對幼兒進行正面的評價,然而卻有部分家長用力過猛,過度表揚和鼓勵,導致部分孩子受不了挫折,抗壓能力差。
也有部分家長對孩子過度關注,過分保護,對孩子包辦代替,嬌寵呵護,導致部分幼兒自理能力差,缺乏自信,依賴和自卑。因此,父母必須把握好教養孩子的“度”,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保持積極的教養態度,給孩子多一點“放任”和“自由”。
孩子的性格養成和父母家庭有着巨大的聯繫,所以一個孩子的性格養成需要每位父母從小的悉心培養和照顧,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性格,走在社會上的道路也會平坦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