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位媽媽在私信中詢問,這幾天去參加一個社區活動,小孩子們在一起塗鴉,同齡寶寶都拿着蠟筆塗塗畫畫,自己家寶寶卻眉頭緊鎖,直往媽媽懷裏鑽,一邊還説着:''我不會畫。''
這位媽媽在書上看到:寶寶在兩歲會進入繪畫敏感期,這個時候寶寶是很喜歡畫畫的。但為什麼自己家孩子卻連下筆的勇氣都沒有?難道是真的沒有藝術天賦?在閲讀拓展課上,我也曾遇到一個這樣三歲小姑娘,其他孩子都信馬由繮地讓蠟筆在紙上馳騁,她卻不敢畫。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們要從兩方面來分析。
畫畫對孩子有多重要?
並非所有家長都會像我那位粉絲一樣,對於孩子不敢畫畫這件事兒這麼在意。這些爸爸媽媽可能會想,不會畫就不會畫唄,不過是沒有繪畫天賦,又不會影響學習。
但事實上,畫畫對於寶寶成長,有我們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下面三個方面。
1、繪畫有助於發展孩子想象力。
孩子的繪畫即便很粗糙,也是將現實中元素、情緒和內心的敍事結構糅合在一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形象想象力、敍事想象力、空間想象力、表達想象力都將得到提升。比如下面這幅畫,看似是單色混亂線條,其實仔細看孩子是用線條勾勒了他眼中的草地和天空中雲朵。我們能看到明顯輕重對比。
2、繪畫有助於提高孩子觀察能力
還用上面這幅塗鴉作品來解釋,孩子只有在面對草地和雲朵時細心觀察,才能發現草地''重''的特點和雲朵''輕''。因此一個經常畫畫,並且能畫很好的寶寶,必然是在生活中,能夠細緻觀察事物。而繪畫過程也能不斷地促進這種觀察力。在學習中,觀察能力更是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必備基礎。
3、繪畫有助於孩子情緒表達
教育家迪斯特·韋赫曾經説:''畫一小時,獲得的東西,比看十小時獲得知識還多。''
當寶寶還不太會用語言表達他們情緒時,其實他們的塗鴉就是我們去了解孩子很好渠道。因此兒童心理學家在做諮詢時,常會要求孩子先畫一幅畫。同時,繪畫能用手腦結合方式,幫TA疏解內心焦慮和不安,也能表達快樂和喜悦。因此畫畫能讓孩子更加平和,也能學會一種情緒表達方式。提升他們情商水平。
孩子不敢畫,兩個方面找原因
畫畫是人類最早的藝術創作活動,也是每個孩子內心需求。但是為什麼不少寶寶卻不敢畫畫呢。出現了這種情況,建議父母從這兩個方面去反思育兒日常。
一方面,有沒有在孩子繪畫時,害怕弄髒家中環境表現出嫌棄或阻止的神情。
當我去詢問這位粉絲一些孩子畫畫細節時。她回想起來,當寶寶開始拿筆繪畫時,她總在旁邊説''別畫在這裏,畫在這個紙上。''''你看你怎麼這麼不小心,把衣服都弄髒了。''時間一長寶寶連畫在紙上都有一種負罪感,害怕受到爸爸媽媽責罵。
另一方面,有沒有給孩子畫畫提過指導性意見。有一次姥爺來家裏陪妹妹玩,妹妹拿着水彩筆在畫畫,姥爺問:''你畫的是什麼啊?'',妹妹説:''媽媽。''姥爺説:''媽媽難道就是個圓圈?來姥爺給你畫個媽媽。''説着就在紙上畫了一個小人,妹妹看了看,又把另外一支筆遞給姥爺説:''姥爺畫。''
這樣做法,其實會傷害孩子想象力,本來寶寶可以自己去揣摩一個圓,一條線有何區別,自己大膽地去畫。但是如果大人經常去幹預孩子畫畫的過程,那麼孩子就會喪失主動思考能力,甚至沒有大人範本,就不敢在紙上畫畫。
培養有創作力的孩子,重建繪畫自信
如果孩子在面對白紙時,已經不敢下筆去畫,或者乾脆要大人來幫忙。還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重拾對繪畫的信心,自由自在塗鴉和畫畫呢?下面這幾個方法可以試一試。
首先,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從另外一種容易操作的材料開始。舉個例子,比如孩子因為你經常用水彩筆示範,而不敢畫畫。我們就可以換一種材料,比如顏料拓印,讓孩子用海綿棒等工具,蘸上顏料在紙上拓印。關鍵是讓孩子重新感受到自由畫畫的樂趣,建立自信。
其次,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多繪畫材料,不僅僅是蠟筆、水彩筆、水彩顏料等等。甚至用番茄醬在雞蛋餅上作畫,也是塗鴉的一種。在我們繪本美術拓展課上,我們也會用蔬菜做成繪畫工具,來幫寶寶充分地體驗到創作樂趣。
最後,耐心傾聽寶寶對自己作品的描述。在寶寶畫完之後,你可以問問孩子,這幅畫畫得是什麼啊?根據孩子描述,去發現特點,給孩子恰當而具體的鼓勵,比如這個線條很流暢,我喜歡這個顏色等等。
PS:孩子畫畫是一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創作過程,爸爸媽媽如果想要跟孩子討論繪畫內容,儘量不要在過程中打斷他。可以在完成之後再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