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寶寶,不出15年,兩者之間差距一目瞭然

在我們的普遍意識裏,女孩子應該要文靜一些,男孩子相對會更活潑好動,但是仔細觀察身邊就會發現,活潑與否與性別沒有什麼必然聯繫。女孩子也有很多喜歡出去玩的,男孩子也有喜歡待在家裏哪都不去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兩種不同的性格特點都會對孩子日後的生活產生很大影響。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寶寶,不出15年,兩者之間差距一目瞭然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寶寶,不出15年,兩者之間差距一目瞭然。

一、性格差異

D·M·西蒙斯與心理學家M·J·拉德克在多年的臨牀觀察上得出環境對孩子的性格形成有很大影響,孩子本身好動,父母願意經常帶他外出,和外界喧鬧的環境接觸多了,孩子的個性就會更開朗一些。

而一些本身不愛外出的寶寶,或者家長因為怕出危險就不讓外出的孩子,會因為過少與外界接觸,家中平時都很安靜,就會形成孩子更內向安靜的性格。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寶寶,不出15年,兩者之間差距一目瞭然
二、社交差異

《國內關於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研究的概述與展望》一文指出,影響4-6歲兒童同伴交往的因素之一就是個性心理因素。

活潑好動的孩子,外出玩耍肯定少不了和其他同齡人接觸,頻繁的外出玩耍活動,也給孩子更多的機會接觸不同的玩伴、面對不同的場合,這樣也無形中鍛鍊提升了寶寶的社交能力。而那些不愛外出的孩子,缺乏接觸社交場合的機會,和同齡人的溝通少,自然社交能力就會比喜歡外出的孩子差一些。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寶寶,不出15年,兩者之間差距一目瞭然
三、身體素質差異

“運動的心理健康作用有其醫學原理,在經過適當運動而輕微疲勞時,在腦內會產生某種內啡肽,使人鎮靜,心情愉悦”運動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壓力緊張,外出活動也是一種鍛鍊,所以喜歡外出玩耍的孩子身體素質、免疫力往往高於喜歡宅在家裏少有運動的孩子們。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寶寶,不出15年,兩者之間差距一目瞭然

孩子長時間在家待着沒事情做,往往會選擇用電子產品打發時間,這也可能導致孩子很小就近視眼。相對那些愛外出的孩子,眼球肌肉在遠眺時能得到很好的鍛鍊,眼睛也不容易近視。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寶寶,不出15年,兩者之間差距一目瞭然
那麼孩子喜歡宅在家裏,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一、帶孩子外出

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長期待家不外出的時候採用言語勸導的方式“不能長時間待在家,在家待久了人都待壞了”其實這種語言勸導,不如直接在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今天帶你出去玩”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寶寶,不出15年,兩者之間差距一目瞭然

語言勸導會讓孩子很清楚這是意見的詢問,孩子性格喜歡,基本上就不會同意,如果父母都準備好直接告訴他有明確規劃時,孩子就會有一種是既定事實的意識,就會直接和父母出門了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寶寶,不出15年,兩者之間差距一目瞭然

二、詢問孩子不出門玩的原因

凡事都有因果,如果孩子本來是會正常出門玩耍的,突然不出門了,家長就得留心問一問孩子了。可能是和平時共同玩耍的夥伴鬧彆扭了,或者是在玩耍的過程中磕碰受傷害怕了,有這樣的原因,那家長及時給出解決方案就可以了。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寶寶,不出15年,兩者之間差距一目瞭然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只是單純不喜歡外出,性格就是很安靜,不喜歡玩,那這個時候家長偶爾帶他出去幾次就可以了,沒必要強迫孩子。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寶寶,不出15年,兩者之間差距一目瞭然

在不過分違背孩子天性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儘量讓孩子出門接觸一下外界,多和同齡人玩耍,有利於孩子社交發展和身體發育,儘量減少自家愛“宅在家”的孩子與“出去浪”的孩子之間的差別,幫助孩子更好成長。#育兒有方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42 字。

轉載請註明: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寶寶,不出15年,兩者之間差距一目瞭然 - 楠木軒